A22: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衣带渐宽终不悔
沈嘉禄
复归于婴儿
秋鸿千回灵有信
  ◆ 沈嘉禄

  吴友琳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弱冠临池习字,稍长习印。数十年来,在业师刘一闻先生的传授提携下,已是当下海上印坛一位初具个人风貌,具有一定影响的篆刻家。

  友琳兄治印,取法秦汉,兼蓄邓吴。其印作,温文尔雅,清丽婉约,细读慢品,犹如程派青衣,溥儒山水,也似君山银针,绍兴陈酿,耐人寻味,而久嚼不厌。观其印风,与其书法绘画一脉相承,格局雅正,文士景象。一个篆刻家,具有这样的风韵,散发这样的气息,实属不易。这也许与其印外修养,具有诗词文章功底不无关系,与其数十年如一日,勤于读书、善于思索、清心寡欲、甘守淡泊不无关系。所以,他的印章,规整平稳,静中寓动;章法和谐,线质内敛;笔意蕴籍,刀趣横生。其印章,在天命之年,曾是一个高度,而十年后的今天,其艺术表现明显有自家形式,线条的质感柔中带刚,写刻兼备,丰富多样,韵致雅逸。应该说,耳顺前后的作品又有了新的跨越。近年,似乎在笔意和刀趣上探求新路经,开垦新园地。友琳兄之印章边款也颇具特色。由于文言文基础扎实,有时三五十字,有时一二百字,洋洋洒洒,一篇美文镌于印侧,文刻双佳,求刻者往往嘱其长款付之,以得满足。

  近日,友琳兄与“海上印社”五位同道联袂举办展览,引起了海上印坛的不小反响。尤其是友琳兄除了篆刻作品之外,还展示了他的书法,山水,花卉作品,使人眼目清亮。其山水、花卉作品,无论水墨设色,工笔写意,皆取法传统,笔墨规范,形神清雅。据我所知,近些年来,其在绘画上尤为用功。他曾对我说,书法是传统艺术的基础,其实,绘画同样可以滋养心田,而化于篆刻之道。

  友琳兄投身艺林已逾半个世纪,无怨无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方寸世界、游刃有余。性灵舒张,丰姿绰约,石破天惊,指日可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福彩专版广告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衣带渐宽终不悔
元画的写意
紫玉金砂迎新春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A22衣带渐宽终不悔 2018-01-27 2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