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热点引发热议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热点引发热议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热点引发热议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热点引发热议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热点引发热议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热点引发热议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父母为什么更啰嗦?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热点引发热议
王蔚
  “知道中国家长有多啰嗦吗?”“传统游戏的失传,真的要怪现在的孩子缺乏传承精神吗?”“逼着孩子尽快融入人工智能学习环境,可行吗?”……在昨天中国福利会等主办的2018上海国际少儿生活方式展主题论坛上,一连串的问题直指当下家庭教育的热点,但答案又是十分开放的。

  昨天恰逢寒假第一天。假期补课和超前学习问题自然引起专家和听众的热议,尤其是“吼妈”们成天打了鸡血般盯着孩子学习学习,会有效果吗?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说,去年对本市6000个儿童家庭做了调研,发现孩子并没有大人想象的学业压力那么大,他们会自我释放压力,哪怕开小差、做功课拖延等,都是在释放压力,反而母亲焦虑最大。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与行为儿科主任章依文说,在和美国的合作研究中发现,中国家长比美国家长讲话多了60%,如果只是家长单向地讲得多,未必很有用,需要检测的是跟孩子互动地讲,因为“对话轮回”被认为是儿童的语言发展、社交情绪以及后续的学业成就非常重要的一个预测性指标。但在上海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接近50%的孩子是由祖辈带养的,有不少还是由保姆带养,而由保姆或老人带的孩子,他们跟成年人的“对话轮回”要少很多。此外,调查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比美国孩子少,因为中国许多家长不主张孩子多看电视,认为这对孩子早期的发育没有益处。

  家长们不仅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还批评孩子对从前家长们年幼时喜欢的游戏缺乏兴趣。这有道理吗?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现在有些所谓的“传统文化教育”,往往饥不择食,《三字经》、《弟子规》,乃至磕头跪拜,都一股脑地塞给孩子。甚至把以前的儿歌和游戏都拿来给孩子,不要说儿童不感兴趣,就是对成年人又有多少吸引力呢?打弹子、滚铁环,现在小区弄堂里哪里还有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玩?而且,这些游戏真的符合现在的生活卫生习惯要求吗?为什么不编一些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新儿歌来吸引孩子们呢?

  美国蒙特梭利学会认证委员会联合主席劳拉·洛克女士说,家长们务必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到的世界,跟父母小时候认识的世界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很小的孩子就会用微信与家长交流,但可以想象一下,他们成年之后的世界又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的。

  “面对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产生的新东西,孩子们怎么应对?不同的家长表现也是迥异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说,想用非常粗暴的手段不让孩子接触信息技术,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想用非常粗暴的手段逼着孩子超越阶段地去学习信息技术,也是不可能的。家长只能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对于信息时代产生的所有东西,父母既不能恐惧也不能太放纵孩子,这个度要把握好。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福彩专版广告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中国父母为什么更啰嗦?
名特优新 农产热销
“指尖”一点医生“到”
“请您来找茬”迎首批“啄木鸟”
全国首创 “三单合一”缴水电气费
鹤莘线明起缩线为873路 与新辟浦东34路无缝换乘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中国父母为什么更啰嗦? 2018-01-27 2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