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举办4天里,400多场讨论会试图回应人类究竟应当如何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这个问题。而来自中国的136名“达沃斯人”也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让真理越辩越明
“达沃斯人”董博认为,正是中国开放包容的经济环境,以及对世界经济强大的适应力和协调力,孕育了众多行业领头羊,并逐渐在重要领域掌握世界性话语权,彰显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
董博表示,人类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因为世界正以强大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正因为如此,来自中国的行业领袖也希望让“一花独放不是春”的真理越辩越明。
欢迎搭中国“便车”
在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面对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以及喊着“美国优先”口号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印度总理莫迪、德国总理默克尔等都在达沃斯会议中心的演讲台前,誓言捍卫全球化。但最振聋发聩的依然是来自中国的声音。
来自中国的“达沃斯人”借助一场场讨论会让人们知晓,面对更加分化的世界,美国的每一步撤退都为中国开辟了一个机会,中国正在思考如何引领世界打造命运共同体。中国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将全球化的机会和成果带给世界。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关于“中国的经济政策”的发言更是延续去年习主席的演讲,告诉世人中国已经准备好了,并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这个因民粹主义高涨而逐渐变得保守与自我的世界。
世界准备好了吗
最近,一家来自中国的集团投资了一个名为“城市地下物流”的瑞士项目,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告诉记者,这一项目的推进者维纳先生以及瑞士政府对中国的投资十分欢迎。在维纳先生看来,“瑞士有一个好的传统,那就是如果能合作解决问题,就没必要用政治的眼光去质疑对方。”维纳表示,一些国家面对中国伸出橄榄枝时表示质疑,是因为他们在用竞争的眼光看待对方,而非合作。
“Primus inter pares”,对于中国在这个分化的世界中的作用,维纳先生给出了这样一句拉丁语。“这句话是说,如果你能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就像达沃斯论坛主题所说的‘塑造共享的未来’,你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追随。”而这也正是中国正努力做的。
特派记者 齐旭 (本报达沃斯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