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为及时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而创办的中国共产党首份日报~~~
为及时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而创办的中国共产党首份日报~~~
为及时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而创办的中国共产党首份日报~~~
     
2018年02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及时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而创办的中国共产党首份日报
《热血日报》发出正义之声
罗水元 陈凌
■ 华兴路《热血日报》发行所遗址今貌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罗水元

  华兴路64弄,一片进入拆迁阶段的石库门房子,载着沧桑岁月沉淀的外表——这里曾是《热血日报》发行所所在地,也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创办的国民通讯社所在地,只是,原造于上世纪初的石库门民宅建筑,在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

  “五卅惨案” 报道不公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占上海纱厂2/3的日本纱厂里,中国工人每日12小时以上工作换来的一角五分钱工资,还要被厂方扣存百分之五的“储蓄金”至工作满十年后才归还——半途辞工即被没收。1925年5月,日商内外棉七厂罔顾上海各团体的调停,开除工人数十名,日本大班还率打手开枪打死前往交涉的工人代表顾正红,并在公共租界逮捕4名预参加顾正红追悼会的大学生。

  5月30日,上海学生和各界群众2000多人在公共租界繁华马路进行宣传和示威,租界当局调集巡捕血腥镇压,打死13人,伤数十人,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发生后,当时的外国报纸却在驻北京公使团的密令之下纷纷鼓噪说“五卅运动”是“赤党”搞起来的,是“赤俄”煽动的。而中国人自办的报纸则畏惧工部局的政治经济压力,为求自保,有的轻描淡写,有的甚至连罢工罢市的消息都不敢报道。

  “两报一社” 应运而生

  为伸张公理,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磋商后,邀请十多个团体成立了上海学术团体对外联合会,并以该会名义于6月3日创刊8开4版的《公理日报》,刊登顾正红被害的经过,揭露帝国主义的血腥屠杀,报道海内外支持五卅运动的消息、文告,成为了工人运动的宣传武器。

  而当时的中共中央,考虑到在上海所创首份公开发行的机关刊物《向导》为周报,不能满足每天变幻莫测的革命形势需要,于5月31日在宝兴里秘密机关召开紧急会议后,决定创办一份日报,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时任上海大学社会系主任的瞿秋白任主编。

  “哪有公理?只有热血!”根据瞿秋白说的这句话,新的日报命名为《热血日报》,并从中共中央宣传部、上海《民国日报》抽调了郑超麟、沈泽民、何味辛等人组成编辑委员会,于1925年6月4日创刊,4开一张,成为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五卅运动的机关报。

  “洋奴,冷血,这是一般舆论所加于上海人的徽号!可是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顶点了!”由瞿秋白亲自撰写的《发刊辞》慷慨激昂:“创造世界文化的,是热的血和冷的铁。现在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之末运。”

  《热血日报》在五卅运动期间,大量报道了工商学各界的群众斗争,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无产阶级支持中国人民的消息,深受广大爱国民众的欢迎。

  《热血日报》编辑之一郑超麟曾回忆:五卅运动中,党创办《热血日报》的同时,曾办过一家“国民通讯社”,与《热血日报》在一起办公,同归中央宣传部领导。有些不宜在《热血日报》上发表的稿件,就以通讯社名义送给其他报纸,以扩大党的影响。当时为了防止敌人的破坏,编辑部不对外公开,报纸和通讯社的对外通信处都设在浙江北路华兴坊内。

  出版10天 销量3万

  瞿秋白妻子、中国妇女活动家杨之华回忆,《热血日报》报社就设在闸北华兴路56号一间客堂里,同时具体领导共产党办的国民通讯社工作;当时的客堂灯光昏暗,中间放着一张白木长桌,四周摆着几条长凳,虽然陈设很简单,但瞿秋白却对她说:“这项工作比在大学讲台上讲课要有效得多。”

  时任上海书报流通处的管理人员董受之回忆,五卅运动爆发后,曾在浙江北路华兴坊租了一间房子,建立发行所扩大推销《热血日报》和《公理日报》。每天来这个发行所批报上街销卖的报贩不下三四十人,可以销售《热血日报》二三千份,《公理日报》约一千份左右。《热血日报》出版10天,销数即达3万份,发行量甚至超过10年历史的《民国日报》。

  两份报纸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罪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鞭笞和揭露,在群众中享有很大的影响和较高威信,被反动当局视为眼中钉,《公理日报》出版第22期后,于6月24日被迫停刊。《热血日报》出版24期后,于6月27日被迫停刊。

  专家

  点评

  历时短暂

  历史光辉

  从出版期数来看,《热血日报》虽然短暂,但从“五卅惨案”第二天创办、6月4日就出版的速度,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罕见,其出版10天的发行量就超十龄《民国日报》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

  弥足珍贵的是,在当时某些舆论对“五卅惨案”报道不公的情况下,《热血日报》仍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对买办资产阶级和汉奸散布的无耻言论痛加驳斥。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陈凌(中共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09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热血日报》发出正义之声
鲤鱼游进田子坊
小区“飞线”充电乱象怎么破?
新民晚报要闻A03《热血日报》发出正义之声 2018-02-10 2 2018年0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