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匈牙利古城佩奇二首
夜凝岚气隔豗喧,秋浸年光湿墓垣。
流月清真通异域,宿云罗马可穷原。
繁华晔曜冽泉鸣,扬萼芬葩石气清。
旬雨肇晴声蔚动,远天既霁色光明。
位于多瑙河和德拉瓦河之间的小城佩奇,因凝聚着从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再到土耳其战争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华,被称为匈牙利最迷人的城市。其中,尤以老城中心塞切尼广场的卡西姆帕夏清真寺及公牛头喷泉后的土耳其浴室遗址为最有名。但许多人不知道,其实最能代表这座城市气质的,是位于圣伊斯特万广场上的佩奇大教堂。这座建成于十一世纪的教堂屋顶淡绿,墙面纯白,四角四座塔楼庄重肃穆,一派纯正的新罗马风格。在土耳其时期,它曾被改作清真寺,以后恢复原貌,成为匈牙利最美的中世纪教堂。离它不远处又有早期基督教墓地遗址。作为佩奇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墓址保存了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建城以来基督徒生活的实相。然而古城又是现代而浪漫的,享有欧洲“情人锁之都”的美誉。每当冬去春来,新雨初霁,大教堂前的樱花烂如云霞,开始忙着传递新一轮的恋人心语。此时重温它的历史,可谓最是时候。
过匈牙利埃斯特戈姆思奥勒留为感二首
重云百叠望霞晖,众鸟千声上翠微。
露坐且思秋色老,还从凉月照芳菲。
惟年天运竟何求,凡事鸡虫过眼浮。
蛮触原无千顷地,北邙自有万钟愁。
多瑙河在维谢格拉德优雅地划了一条弧线后,把自己带到了埃斯特戈姆。与斯洛伐克隔河相望的埃斯特戈姆地理位置重要,加上伊什特万一世出生于此并在此地加冕,所以从十世纪晚期开始,这里就一直是匈牙利的首都,直到两个多世纪后被土耳其人摧毁。匈牙利第一大教堂、教区主教堂埃斯特戈姆圣母升天大教堂之所以建在这里,正缘于此。忆昔教堂落成时,奥地利皇帝约瑟夫曾亲自参加盛典,李斯特指挥了自己为教堂专门写的弥撒曲。个人更留意的是罗马贤皇奥勒留留在这里的痕迹。当年,他率大军在多瑙河一线与日耳曼人作战,据说曾到过附近的卡尔图嫩要塞。这个从属于斯多噶派的“哲学皇帝”,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圣人。他不但毫不在意个人一生的事功,相反,常在所作《沉思录》中提醒人要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在他看来,物质虚幻,人生短暂,世上一切的存在皆渺小而多变,无任何稳定性可言,所以人应善自选择,尤须控制欲望以避免痛苦。只是这样朴素的箴言,从帝王到普通人,能听进去的实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