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2018年04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操作方式
到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金旻矣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上海市民急切期盼这项资源能被管理得更好。3月22日起,本报刊发系列调查《三问申城垃圾分类》,引起热议。4月3日,本报召开的“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上,各界代表也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大家的期盼,有了回应。昨天,《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炉,明确今后三年本市垃圾分类体系的目标和操作方式。对于市民提到的疑虑,计划明确要坚持“四分类”、坚决杜绝“混装混运”。

  垃圾分类将全覆盖

  对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缺“稳”的问题,计划明确,居民家庭要坚持实行“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的“四分类”标准,即严禁有害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

  今年,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投放,静安、长宁、杨浦、松江、奉贤、崇明6区和其余各区2个街道(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居住区垃圾分类实现达标。

  湿垃圾车穿“新装”

  座谈会上,不少居民提到了“混装混运”,而今后湿垃圾专用收运车将穿上不同颜色的“新衣裳”。今年将喷涂400余辆湿垃圾专用车,全市湿垃圾专用车达640辆,后年将达920辆。

  分类收运的中转设施也将全面改造。今年,41座中转站实现“干、湿”垃圾分类转运,市属中转码头设45只湿垃圾专用集装箱。到后年,湿垃圾专用箱将达180只。

  本报《三问申城垃圾分类》提出,低值可回收物很难找到人回收。计划明确,今年要建成2000个回收网点、109座中转站和10个集散场。到2020年,要建成8000个回收网点和210个中转站。

  建立监督举报平台

  本报报道中,对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容器进行了“地毯式”大调研,发现分类标识不清,一些小区“定时定点”投放也形同虚设。对此,计划明确,要落实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分类容器和垃圾箱房改造,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和绿色账户规范管理。

  针对“带头大哥”缺失和物业“缺位”问题,计划明确了属地政府、物业或业主自治组织等方面的责任。今后将建立垃圾分类混装混运监督举报平台,及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与收运作业单位的双向监督机制。对率先实现达标的区,给予扶持政策和持续性鼓励,并制定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箱房建设标准。

  行动计划还明确,要加快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建立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组织开展对全程分类的执法检查。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湖边健步
到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扎实推进新时代 学校美育创新发展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
驻沪海军举办“军营开放日”
第六届上交会昨闭幕
“共享餐厅”有望下月开张
虹桥枢纽总客流数创新高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3到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2018-04-22 2 2018年04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