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人:陈女士
当初买房的时候,我家居民楼门前是一个可供人休憩的凉亭。这些天,凉亭突然“摇身一变”,准备装修成一间垃圾房。这可如何是好?
去调查
家住浦东新区沈梅东路355弄中金海棠湾二期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一号居民楼外侧,原本有一间凉亭。今年3月的一天,这座凉亭突然动工改造,开发商告知业主们,这个“小房子”是一个垃圾房。
好好的“凉亭”,怎么说变就变?陈女士表示,垃圾房离居民楼那么近,势必会对大家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今后,周围环境脏乱,我们还怎么过安生日子?”陈女士希望尽快恢复凉亭原貌。
有结果
记者同开发商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朱先生称,中金海棠湾开工建设前,垃圾点的位置即已核定,且在规定的网站公示过,售楼处模型上也明确标示。至今,垃圾点位置未做任何调整,也不曾存在凉亭一说。
事实究竟是否如开发商所说?记者随后从周浦镇了解到,接到居民和本报反映后,镇城管执法中队高度重视并立即前往现场查勘,开发商方面提供了相应的规划图纸。经过比对后,改建区域并没有标注为垃圾房的建筑物,仅在建筑物西侧的空地上标注有“垃圾点”的字样。中队立即责令其拆除垃圾房恢复原状,开发商表示,会与业主沟通协商处理。
4月28日晚,周浦城管中队决定提前介入处置代为整改。开发商接报后,也主动配合,于4月29日将建筑物拆除,目前,已恢复原状。
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杨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