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推出的全市首个“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平台。这个配备生物识别、大数据分析系统和视频呼叫等先进技术的平台,可受理涉及民政、社保、就业、公安、住房保障等数十项业务。市民办理敬老卡申领、社保卡开通、失业金领取、人户分离登记、居住证申请等常见事务,可以不用跑窗口。
新江湾城社区占地8.67平方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区面积较大的街道,有居民6万人。近年来人口集中导入,公共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位于政悦路上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每天受理量高达150人次。大调研中,街道听到居民和企业集中反映,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不方便,不仅路程长、往返不便,且中心的窗口人多、等候时间长。张根妹就深有体会:“我家住在政立路,离社区事务中心有5公里,而且交通不方便,去那里要换车,到了还要排队。办一件事,一来一去,总要半天。有时候跑一次还不行,因为材料没带齐。”对于工作繁忙的企业白领来说,办理行政事务同样感到费时费力。
为此,街道加快了“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应用进程。这个平台由终端设备和后台“视频呼叫中心”组成。终端设备堪称办事“神器”:由操作屏、高清摄像头、二维码扫描、六合一读卡器、话机、指纹仪、激光打印机等组成,办事人员可以在设备前进行政策查询、身份认证、材料上传、校对补正等“一站式操作”,直至事项办理完毕。同时,在事务办理过程中,后台“视频呼叫中心”服务人员随时提供指导和受理服务。
首批三台智能终端机分别设在政二居委会、湾谷科技园和街道行政服务受理中心,有80多项常规事项都可以在智能终端机上查询和办理。湾谷科技园内科创企业密布,白领对居住证业务、居住登记、就业登记等业务办理的需求量非常大。现在有了这个平台,个人和企业都方便多了。
下一步,新江湾城街道将加快布点,扩大办理事项和系统覆盖范围。今年上半年,“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将加入指纹认证、锚点定位等功能,到第三季度,服务事项有望增加至150项,今年年底前,智能终端机将遍布街道的19个居民区和各大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