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陆春龄今晨逝世 享年九十七岁
~~~陆春龄今晨逝世 享年九十七岁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竹凝泪送别笛王
笛声含情长留人间
陆春龄今晨逝世 享年九十七岁
吴翔
■ 陆春龄资料照
  本报讯 (记者 吴翔)据上海音乐学院透露,今天上午8时30分,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在中山医院去世,享年97岁。被称为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笛子演奏家陆春龄,被誉为“中国魔笛”。他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

  1921年,陆春龄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汽车司机家庭。童年的他跟一位皮匠师傅学吹笛子,十几岁就参加了民间丝竹团体“紫韵国乐社”。上海人最早是通过收音机认识陆春龄的,1934年4月,13岁的陆春龄在小学校长推荐下,第一次登上了西藏路南京路口的一家商业电台,演奏了一曲《虞舜熏风曲》。不过,少年时陆春龄因家境贫寒,以踏三轮车和当汽车司机谋生,即使这样,他也没放弃过学习笛子和各种音乐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使他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家,1953年,陆春龄参加了上海民族乐团的筹建工作,此后便成了上海民族乐团的独奏演员。他受昆曲的影响很大,讲求“气沉丹田”。他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圆润,纯净甜美,表演细腻,气息控制功力尤深。

  在世界上,他被誉为“中国笛王”。陆春龄曾先后去过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并将一些外国民歌改编为笛子曲演奏,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陆春龄的“魔笛”名号来自一位前西德音乐家的评论,“一支小小的竹笛,用乐队来伴奏,发出魔术般的声音,忽而优雅,忽而轻快,忽而庄严,忽而爆发,忽而流畅,有时它又构成声音的图画,宛如一阵诗意的风,吹进剧场大厅,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灵……”经他一宣扬,“魔笛”飞遍世界,成了陆春龄的美称。

  多年来,他除了演奏外,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笛子曲目,如:《今昔》《喜报》《江南春》《工地一课》《练兵场上》等。经他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和他创作的《今昔》、《喜报》等乐曲,都已成为笛子的保留曲目,并已出版发行。

  此外,陆春龄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所教过的学生遍及海内外,不少中青年笛子演奏家都受过他的指导,其中有些人在海内外乐坛、教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如俞逊发等在笛坛界有一定威望的演奏家。去年,为了庆祝他从艺90周年,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了“陆春龄笛子艺术节”,他的嫡系弟子、旁系学生从全国蜂拥来到上海,当时他说,“人家说你九十多岁了,不要吹了,休养休养。不对,你有一分力气就要发一分光,吹不动了要讲,讲不动了要做,要为培养新生力量做榜样。”

  直到生病前,陆春龄每天仍坚持吹笛,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四个小时。“人的一生太短暂了。”生前陆春龄一直说,“生命不息,笛声不止,愿为人民吐尽丝,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如今斯人已逝,丝竹凝泪笛声含悲,回响了天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美丽上海追梦人”上海市重大先进典型专题发布第四季
   第A09版:“美丽上海追梦人”上海市重大先进典型专题发布第四季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外翻还是内卷 的确是个问题
丝竹凝泪送别笛王 笛声含情长留人间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5丝竹凝泪送别笛王
笛声含情长留人间
2018-05-22 2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