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深色系的西装革履,没有太时髦的裁剪与很花哨的配饰,手捧鲜花的笑容非常真诚,款款走过红毯的姿态还难免有点僵硬,他们甚至不知道摄影师的镜头会出现在人群的哪个角落,该把脸面向何方。然而,这些青涩的红毯表现,丝毫无碍于他们成为粉丝心中公认的男神、女神,那范儿,完全没有争议。
当各大影视歌颁奖典礼和商业活动的红毯,越来越多“毯星”啊、“C位”啊的鸡零狗碎,上周六2018上海科技节开场的科学家红毯秀无疑是一股清流。我们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和新民网新民APP的头条区图文并茂地报道后,很多人表示不过瘾:红毯科学家的全名单有没有?
同样是上周末,公众科学日几乎也是清一色的一票难求。平日里总令人感觉“非请莫入”的科学“圣地”,成功“转型”为老少咸宜的科普“游乐场”。台前,科学家们妙语连珠,确认过眼神,受众都在享受科学的状态中;幕后,科研背景出身的科普志愿者,还精心设计了游园地图、参观护照,准备了DIY的纪念品和茶点。
怪不得现场的人们流连忘返,意犹未尽;怪不得有朋友怨我没预先通风报信,后来报名预约都人满为患了。临了,都要问一句:明年还会有的吧?
上海人是幸运的。2家综合性科普场馆,54家专题性科普场馆,273家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还在不断刷新与升级。上海人也是有品位的。最新一期《2017主题公园与博物馆报告》发布的全球二十大博物馆名单中,上海科技馆排名第六,又升了一位;《上海市博物馆2017年年报》公布的最受欢迎博物馆排行榜上,上海科技馆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分享了冠亚军。
只是,还不满足。很多人想知道:还有这样的活动吗?当然是有的。今日上海,若想要聆听精彩的科普讲座,你大概一年四季都不愁没机会。上海的很多科研院所都有科普夏令营,甚至还设有专门的博物馆。只是,仍有期待。如此活泼而又不失严谨的科技嘉年华,能否君常在?提个不太成熟的设想,与其把大家伙的开放日都集中于某一两个周末,不如协调各自的“档期”,分散于全年之中,让科学粉丝们少一些“何日君再来”的遗憾,多一些“认识赛先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