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歪打正着:小牺牲换来大转机
姜浩宇
巴基斯坦伞兵跳出C-130运输机
巴基斯坦伞兵遭印度农民围攻
  1965年9月,第二次印巴战争激战正酣。为了剥夺印度空军的制空权,一支巴基斯坦突击队趁夜伞降至敌后,对印军三座纵深机场实施破坏。巴军人没想到,原本一次战术行动,竟在冥冥中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

  给印度机场“补刀”

  9月5日晚,印度电台播发一条消息:“德里地区未来48小时将有大雨!”从天气角度看,当时德里根本不可能降雨,这条消息实际是印度政府向全体军人发布的战争动员令。次日凌晨,印军不宣而战,向巴基斯坦发起大规模进攻,“德里大雨”倾盆而下。

  一开始,缺乏准备的巴军节节败退,印军兵锋直指巴重镇拉合尔。为挽救危局,巴空军紧急出动,于9月6日突袭印度境内的五座机场和三个雷达站,仅在帕坦科特基地一处就将12架未及起飞的印机击毁在地面,巴空军为国家争取到宝贵的动员时间,战局开始好转。当天下午,巴军总参谋部再次制定突袭计划,准备利用白天空袭成果,趁夜派遣特种部队对旁遮普邦的三座印军机场——帕坦科特、哈尔瓦拉(旁遮普邦最大城市卢迪瓦纳附近)和阿达姆浦尔(贾朗达尔附近)再次突袭,彻底断绝印度空军重夺制空权的希望。

  “补刀”的任务交给神秘的巴基斯坦伞兵突击队(SSG),其成员都是巴军中万里挑一的好手,人人都有伞兵徽章、山地战资格证及战斗潜水员徽章。不过在战争爆发前,SSG只执行过一些秘密侦察任务,尚未面对面与敌人交战。但巴军高层并不担心,认为这些王牌伞兵能把敌后搅个天翻地覆,更何况印度人白天刚被巴空军“修理”了一遍呢!

  根据紧急赶制的计划,巴空军出动三架C-130运输机,将三个突击小组(每组60人,由两至三名军官指挥)分别空投到三座目标机场附近。落地集结并完成破坏后,小组将设法靠近流往巴基斯坦的河流,通过水路回国。这份计划在纸面上非常完美,如能顺利实施,无疑会对印度军方构成沉重打击。然而百密有一疏,SSG一出动就陷入意料不到的麻烦。

  特种兵被农民追着跑

  巴军空中输送和跳伞都很顺利,但在复杂的地形和非常低的能见度影响下,着陆后的突击小组散落得到处都是,没有一支能顺利集结起来。更糟糕的是,小组指挥官手里没有一份详细的军用地图,只能用出发前搜罗来的一些旅游地图凑合。结果,伞兵们像无头的苍蝇,背着沉重的装备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摸索。

  第一支陷入麻烦的是准备突击帕坦科特机场的行动小组。该组在7日凌晨2时30分空降后误入一座村庄并惊醒村民,后者向印军报告,小组陷入重围,苦战两天后,小组自指挥官以下全被印度军警杀死或俘虏。几乎在帕坦科特小组被发现的同时,阿达姆浦尔小组也暴露了,不过他们面对的不是印军,而是手持棍棒的当地农民。巴伞兵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却未能及时集合起来,就被铺天盖地的农民追得到处跑,有人试图藏在玉米地里,但很快被发现,轻则一顿暴打,重则被活活打死,最终他们也全军覆没。

  哈尔瓦拉小组是最幸运的,他们着陆的地点离目标不远,且印军对机场的守卫并不严密,该小组完全能出其不意。遗憾的是,时间在等待人员集结的过程中被浪费了,察觉不妙的印军守卫召来当地警察和农民,将巴伞兵分割包围。眼见行动失败,小组指挥官哈祖尔·哈桑少校果断突入机场,强行抢夺一辆印军吉普,途中接上一名失散的伞兵,二人驾车狂奔,终于撤回巴基斯坦一侧。

  至此,突袭行动在战术上完全失败了,参战的180名伞兵中有22人战死,138人被俘,安全返回的寥寥无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尽管未能达成预定的战术性破坏计划,但巴伞兵的行动在战略层面上却取得巨大成功——印军指挥部被突如其来的巴伞兵搅乱了思路。“很难想象派遣这样一支突击队潜入我方纵深会取得什么战果,”印度空军上将P.C·拉尔后来回忆,“他们要实现预定的行动目标非常困难,而且难以理解。”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印度军队原定的作战计划被打乱了,先是原本要开赴前线加强攻势的第14步兵师被紧急叫回,参与对巴伞兵的搜剿,这道命令还引发运输上的混乱,运兵车有的要调头,有的要继续前行,乱哄哄地堵在路上。巴空军及时捕捉到战机,用炸弹狠狠教训了不可一世的印度人,据幸存的印度老兵阿纳·哈扎尔回忆,巴战机只用一枚炸弹就将他乘坐的卡车炸毁,车上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被炸死了。“不只我们一辆车被炸毁,”他说,“我当时被压在战友身下,视线所及之处都是熊熊燃烧的卡车、装甲车和倒伏的人员、骡马。我想,我们的部队肯定完了。”

  印军因伞兵袭击行动对巴军主要突击方向产生错觉,开始对整条防线进行调整,同时命令警戒部队组成搜索小队,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下一次空降突袭。为了保卫机场,印军还从前线装甲部队中调来部分轮式装甲车,从而大大削弱了前线印军的机动能力和突击能力,战场重现力量平衡的态势。

  姜浩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歪打正着:小牺牲换来大转机
“列克星敦”的最后时刻
近视眼能干啥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0歪打正着:小牺牲换来大转机 2018-06-04 2 2018年06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