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芭蕾融入东方风韵让外国观众从惊讶到惊艳~~~
芭蕾融入东方风韵让外国观众从惊讶到惊艳~~~
芭蕾融入东方风韵让外国观众从惊讶到惊艳~~~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芭蕾融入东方风韵让外国观众从惊讶到惊艳
辛丽丽:我们是舞者更是文化使者
朱渊

■ 辛丽丽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时至今日,中国的芭蕾舞团到欧洲巡演,依然会有不了解当代中国的外国友人,礼貌而谨慎地询问:“中国芭蕾舞也穿脚尖鞋跳吗?”每到这时,辛丽丽都会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并邀请对方来看一场演出,不论是“通行天下”的经典《天鹅湖》,或是改编自民间传奇的《梁祝》,还是具有浓郁海派风味又有现代感的《长恨歌》,都无不例外打开外国观众的“新视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中国芭蕾,却无不惊叹:“芭蕾舞融入东方风韵,居然这样独特耐看。”

  昨日,在日程满满的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赛事间歇,来自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重庆芭蕾舞团、天津芭蕾舞团等五大中国顶尖芭团的当家人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用国际通行的芭蕾语汇说好中国故事。说起在欧洲等地巡演经历,上芭团长辛丽丽感叹道:“从不知道我们穿不穿脚尖鞋,到被中国芭蕾舞独特风韵所倾倒,我目睹了太多外国观众眼神从惊讶到惊艳的变化,真心让我感受到,我们带着中国芭蕾舞作品走向世界,不仅仅是去演出,而是扮演者文化使者的角色,将我们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

  1959年,中国首家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诞生,1979年第二家——上海芭蕾舞团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10个芭蕾舞团。现如今,广州、天津、苏州、重庆乃至甘肃兰州,纷纷成立芭蕾舞团。在60年里,中国芭蕾飞速发展。虽然在技艺上,中国芭蕾是以俄罗斯学派打下的基础,但在题材内容上,中国芭蕾从未放弃自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能量,注入中国芭蕾作品。中芭团长冯英回顾,1964年开始,《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一部部被打造,“在艺术上,我们始终坚持中国芭蕾自身特色,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芭蕾舞开始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草原儿女》《沂蒙颂》《林黛玉》《祝福》为中国芭蕾带来崭新气息。现当代题材中也有出色的《敦煌》《九色鹿》等,中国芭蕾与时俱进,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将中国人的文化情感融入其中。2010年,越来越多的芭蕾舞团开始着力于编导人才的培养,挖掘民族性,渐渐树立中国芭蕾舞剧的标识度。辽宁芭蕾舞团的《八女投江》创排时,很多人不看好,觉得优雅的芭蕾如何“打鬼子”,但团长曲滋娇力排众议,巧妙保留了芭蕾的优雅唯美,并在英雄故事中挖掘人性情感。

  其实,无论是西方芭蕾或是东方芭蕾,作为一门传递情感的艺术,若舞蹈中没有对人性的挖掘,不能引发情感的共鸣,充其量也就是一项技巧高超的“体育竞技”,用此届芭赛评委乌丽安娜·洛帕特金娜的话来说:“如果不能看到人性的表达,或是带来思考,观众又为什么要在剧场坐3个多小时看一场体育比赛呢?”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辛丽丽:我们是舞者更是文化使者
梅花白玉兰 盛夏送香来
文学与版画 天生是一家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5辛丽丽:我们是舞者更是文化使者 2018-08-07 2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