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卢湾中学
初二(2)班
我徜徉过姑苏的拙政园,狮子林,也浏览过青岛崂山和剑桥,沐浴过海滨的爽风,但最让我钟情的要数位于西北边陲的大雁塔。
暑假,父母携我来到了闻名于世的大雁塔,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它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唐朝佛教建筑的艺术杰作。传说这座寺院是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为纪念他母亲文德皇后而建立的。据说,寺内有个小和尚几天吃不上饱饭,某日,天上突然传来大雁的鸣叫声,小和尚目不转睛地望着雁群,自言自语道:“今天师兄弟们没有食物充饥,菩萨如果显灵应该是知道的。“话音刚落奇迹便出现了,一只大雁飞出了队伍,悲鸣数声,仿佛是向自己的同伴告别,然后从长空直落而下,投身死在了小和尚的面前,和尚们感动之余,便在塔下葬雁,取名为“大雁塔”。虽经三百多载风雨剥蚀而塔风貌依旧,这凄美的传说让游客唏嘘不已。
来西安的翌日,我们便去拜访大雁塔,导游是个本地姑娘,介绍起故乡侃侃而谈,大雁塔也叫慈恩寺塔,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正面可以看见一座大慈恩寺南门玄奘的雕像,左手拿着串珠,闭着眼,张着嘴,似在念佛经。历经四次修缮的大雁塔愈加坚固,释放出璀璨光芒。
步入大雁塔,每一层都展示了一些与西安有关的珍品,为了保护,有些楼梯被包上了玻璃,楼梯颇陡,每一层都会有一道连扇窗,窗上都被封了玻璃。爬上第七层塔顶,出现一个大洞,站在洞顶豁然开朗,举目远眺,西安古城尽收眼底,既有新城的高楼大厦,亦有老城的古老端庄,高耸的电视塔,就像一幅丰腴绰约的昭君出塞图,整个大雁塔,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见证。
历史课上,老师讲的最多的古城就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长达六百多年的唐朝都城,也是被中外一致认可的贞观之治等的繁荣时期。今天,我终于拜倒在您的麾下,远远的,将高楼大厦抛在身后,扑面而来的是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循着渭河、泾河逶迤而去。绵亘着十三朝的繁华旧梦,令我惊异的是,印象中的泾渭风月是一幅朦胧而恬静的插图,美丽而缥缈,很有几分红楼梦的雅韵。而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人头攒动的商市,现在的繁华自然是今胜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