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听人讲故事,那些多少有些不可思议的作家,无疑是最善于讲故事的人。
挑一个下午(一定要下午才有情调),捧一本书,独自找一个舒适的角落,安安静静地在作家描述的世界里遨游,真是人间一大乐事。我不喜上网,也不喜玩手机,读书看报便是我的最大享受。
先说说我现在读些什么书。我本平凡,这方面绝无引导的意思,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交流感受、发现,愿把《夜光杯》看成是一个书卷气十足的温暖的大沙龙。
最近我正以虔诚的心情阅读评说毛主席的书:《魅力毛泽东》,为工作所需,同时在翻阅毛主席的诗词和详介。我是真心认为,毛主席的文采,个人魅力,作为一个真正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功劳和牺牲精神,可歌可泣。我也读第一流的讲故事能手莫言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还有,各位勿见笑,网络上最出名的那些文学,读起来也蛮好玩的。比方:《明朝那些事儿》。这个作家叫当年明月,噱头十足。我突发奇想,如果出版社动员这样一些写作者,来写红色题材,让芸芸百姓尤其年轻人通过他们通俗的笔调来了解历史,何乐而不为也。
下面让我说说从前。我个性内向,见人幽默风趣(其实也是一种智慧),极羡慕。于是你便可知,那些逗人时时发笑的小说,对我就有极大吸引力。如:《我叫阿拉木》、《从市集上来》。当然《欧·亨利小说集》亦是绝妙。还有一本也难忘,叫《山大王》,而且就不仅是看了之后发笑而已了。它描写一对母女和“我”——一位大学植物学教授,同时被山上强盗绑架,“我”为那位无辜小姐讲植物课,一见钟情,于是格外积极地想办法营救。当然他们的恋情随着巧妙逃脱而不了了之,然却从此让我这个读者确定了恋爱中女友的类型——十年之后,我和我太太能走到一起,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经典名著类,我特钟情于看《水浒传》。我为人拘谨,因此对无法无天的豪爽男士心向往之,尤其是那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救人倾家荡产而不眨一下眼睛的鲁智深。他的大方慷慨我极欣赏。
侦探类小说当然有特殊吸引力,那种神秘,那种悬念,非让你一口气看完不可。有一本可称为《福尔摩斯》老师的英国侦探小说叫《月亮宝石》,一个大故事,居然用四个参与其中的角色,从各自的经历讲述完成,构思绝妙,值得一读。当年我本欲组织上译厂演员做成广播剧,恰因电台业务不景气,而心仪的最大主角于鼎又因病去世,无奈作罢。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多半有俄罗斯情结,因此苏俄的文学作品,包括电影,都特熟悉且喜爱。我看的作品可说比较另类。比方从一本杂志上接触到俄罗斯作家蒲宁的短篇小说,那里面的俄罗斯味道好极了。后来的苏联小说,如《叶尔绍夫兄弟》也是很发人深省且极具震撼力的作品,里面实实在在、令人信服地刻画了工人群体,如同电影《复活》《静静的顿河》那般让人津津乐道。
而所有的长篇小说中,有这样一本书,我不但踊跃借了看,且尽可能把它买回家,这就是《牛虻》。我现在还经常翻它,也想把它做成有声读物。《牛虻》会唤起那个年代。上世纪五十年代那火红的年代,那时候我们年轻,我们有理想有信仰,我们有热情有激情。我虽不是党员,但也会不知不觉事事处处都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生活是干干净净的,阳光灿烂。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凡事都要想着点别人。《牛虻》这本好书,时时在敦促和激发我们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情结,牛虻为报效祖国而必须的牺牲精神,亦都是我们的神圣追求。
想说的还很多,以后还有机会。对了,希望哪个出版社,能关注到我们这些过来人的兴趣所在,再版我提到的这些书(还可以大大地搜罗一番)。相信年轻的朋友们也会愿意坐下来,看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