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严管通信资源
王蔚
  王蔚

  酷暑天惬意睡午觉,突然被房产中介、放贷公司之类的骚扰电话惊醒,这是什么感觉?驾车途中手机作响,虽有蓝牙,但接听的仍是骚扰电话,没有路怒也会平添几分愠色……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难以根治,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也跟着逊色。

  顽疾会不会改观?前路当然是光明的。近日传出消息,针对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问题,工信部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包括加强通信业务和资源管理,严控骚扰电话传播渠道,防止通信资源被用于营销扰民。

  何谓“通信资源”?说白了就是我们每个人留存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以及微信号、QQ号等。那么,严控“传播渠道”又是指什么?很显然,就是他人所掌握的属于每个公民个人所有的“通信资源”。现在工信部门表态了,要防止和严控由其掌握和管理的“通信资源”。其实,我们的通信资源不仅被电信企业掌握,还会被形形色色的单位和集体所利用。比如,现在办许多事情都会被要求留下手机号码,包括吃饭办优惠卡、预订车票和宾馆等。谁来严管公民的信息不被窃取和转卖?

  几天前,教育部、工信部会同三大移动运营商,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了一条国家助学公益短信。教育部称,收到短信,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甚至怀疑是不是诈骗短信,大家尽可放心。为此,教育部还提醒公众: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向公众提供资助,都不应要求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也不应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先有工信部发起的专项行动,再有教育部联手工信部的及时提醒。只是,阿诈里们又是如何弄到同学们的联系方式以及即将报到的具体高校与院系信息的呢?他们甚至又是如何较为精准地地摸清了每个学生、每个家庭的情况呢?事实上,真要查,也不会太难。

  如今,治理骚扰电话和诈骗信息,打出的第一记重拳,不妨就落在确保今年不让一个大学新生上当受骗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雅加达之光
   第A19版:雅加达之光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电动车占电梯间 杂物堵消防通道
迎接进博会消防安全知识100问
圣彼得堡举行“上海日”活动
测一测玻璃幕墙牢不牢
严管通信资源
8月书香这里最浓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严管通信资源 2018-08-21 2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