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闻“香”而来,在世纪出版集团的收银区待上12个小时,听爱书的人们讲讲他们和书、和书展之间不可不说的故事。
77岁高龄的水先生退休前是古籍出版社的编辑,为修订《续修四库全书》《清代诗文集汇编》《古本小说集成》等多本古籍跑了不下100家图书馆。退休后一心扑在自己最爱的书法上,刚买的三大本书法名帖都是他提前做过功课的,这次专程来书展“补漏”。水先生说,他已经研究书法40年了,生活,早已离不开书。
书展上,少不了小读者的身影。刚结完账,这个才7岁的小男孩就迫不及待从奶奶手里夺过长长的账单,煞有介事看了起来。他3岁就跟着奶奶一起来书展,已经来了4年了。
陆女士今年第一次来逛书展,考虑到会买些厚重的画册,她便拖了个行李箱来,这倒的确比手拎肩背轻松多了。她和我们分享了爱书的理由,随着一个人慢慢长大,只有书才能代替父母、老师,解答生活中的种种烦恼。
傍晚六点,天色渐暗,展馆外明显凉快了不少,书展的夜场开始了。
观展的人群中多了不少结伴而来的身影。沈先生和黄女士就是下班以后,相约一起来逛书展的。他俩手上正拿着一本关于伊斯坦布尔的书,小夫妻准备去土耳其旅游,便想提早做些准备。
当天的书展临近尾声,一家三口急急忙忙赶到收银处,成了我们当天遇到的最后一位客人。书展对陆女士一家有特殊的意义,她和丈夫第一次约会就是在书展,那时候两人还是大学生。她说,书展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浓浓的阅读氛围,就算有一天书展不办了,留在每个人心中的书香也永远散不掉。
新民晚报融媒体 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