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的许多医生科研科普两手抓,从漫画到动画、微电影,原创的科普作品日趋形式多样,借助互联网打造了诸多高水平的科普阵地。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主办的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5年来共有520个参赛作品,今年参赛作品创历史新高,收到了37个学科74个单位215个参赛作品。
瑞金医院的《“烧伤三宝”之婆媳大赛》(见图 上海市医学会供图)提到了“民间三宝”,即老鼠油、牙膏和酱油,烫伤一抹就好?瑞金医院的医生护士告诉大家,这种民间偏方是错误的。日常烫伤急救处理牢记“冲、脱、泡、盖、送”的原则。烧烫伤后不要向创面随意涂抹药物,如红汞、龙胆紫,以免妨碍对创面的观察和深度的判断;且红药水含有汞,大面积使用可能引起汞中毒。也不要涂抹不易清除物质,如黄酱、酱油、香油、牙膏、香灰等,这些物质对创面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反而会妨碍清创和增加创面污染的机会。这则短剧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获决赛一等奖。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表示,广大医务工作者把高深的科学知识用舞台剧、快板、光影戏等形式带给千家万户,他们用科普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新桥梁,用科普创造了医学的新语言。依托大赛,上海的医学科普服务品牌正在形成,这也为上海医疗服务品牌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的工作也正在进入2.0时代,将积极探索为科普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将对科普评价机制进行探索。”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贾永兴表示,不久前已成立科普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探索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化,激励更多的医生加入科普行列,让“互联网+科普”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