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被视为《喜福会》上映25年以来第一部“全亚裔班底”的当代题材好莱坞电影。尤其令美国亚裔观众欣喜的是,片中亚裔角色形象比以往更积极正面。
这是“25年一遇”的意外,还是一个大势所趋的转折点?
亚裔很兴奋
包场请观影
电影《疯狂的亚洲富豪》改编自旅美新加坡籍华裔作家关凯文同名畅销小说,讲述了一名美国亚裔女孩随男友回新加坡“见家长”,发现对方出身富豪之家,在适应亚洲“豪门”婚恋观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冲突。
这部轻松喜剧叫好也叫座。美国“烂番茄”网站对其好评率一度高达93%。第二个周末的票房仅同比下降6%,这么高的“观众黏度”在好莱坞相当少见。《纽约时报》称,这有赖于“观众口口相传的高口碑”。高票房中一部分来自亚裔观众。不少亚裔人士“包场”请人观影。也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亚裔观众支持影片,“别再等25年!”
在主要拍摄地新加坡,不少观众为这部“好莱坞首部新加坡背景电影”感到兴奋。当地观众陆婷婷说,她在美国的一些新加坡朋友还包场请人观影,因为“终于有一部全亚裔演员的好莱坞电影,而且亚裔不再是老实、呆板、戴眼镜的书呆子之类标签式角色”。
而《疯狂的亚洲富豪》在北美市场创下佳绩后,发行方立即准备将同系列小说中的第二部——《中国富豪女友》改编成续集电影。
拒绝被“洗白”
黄皮肤反弹
从美国主流媒体评论不难看出,这部影片的走红不仅是娱乐现象,更折射社会现象。
上一部在美国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全亚裔班底”好莱坞电影还要追溯到1993年据华裔作家谭恩美同名小说改编的《喜福会》。但《喜福会》笔下经典角色大多历经时代洪流的苦难磨砺,而《疯狂的亚洲富豪》中主人公除了活在当代、生活富足,还有学识、有教养、健康、阳光,其实完全可以代入其他任何好莱坞爱情喜剧。
虽然从艺术“厚度”上难与《喜福会》相提并论,在商业片中成本不算高,其意外走红体现了少数族裔电影人及题材试图从好莱坞“边缘”向“主流”挺进的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好莱坞以白人演员饰演非白人角色的“洗白”策略或“白人视角”近年来日益受到抨击,所激起的反种族歧视反弹也越大。此外,亚裔演员和观众都不再满足于亚裔“跑龙套、脸谱化”的角色定位,希望看到更多为亚裔“量身定制”的叙事和角色。《疯狂的亚洲富豪》走红背后,既体现了亚裔电影人的反歧视努力,也有赖于整体少数族裔电影人过去几十年间持续不断的反歧视抗争。
华盛顿的政治风向也影响好莱坞。种族歧视现象严重、白人至上等极右势力回潮,令不少少数族裔特别是亚裔紧张焦虑。但《疯狂的亚洲富豪》中展现了亚裔形象阳光、健康的一面,激发亚裔观众的自豪感和观影欲望。
别被闪花眼
“有钱”不客观
过去25年来,亚洲经济发展迅猛,也间接带动了美国社会对亚裔群体刻板印象的转变,从“穷”“打工仔”“隐形公民”滑向另一个极端——“有钱”。
《疯狂的亚洲富豪》影片中所刻画的某一个特殊亚洲富豪家庭,恐怕也在无意中迎合了美国社会近年来对美国亚裔乃至亚洲人的印象标签。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标签”同样不客观,忽略了亚裔群体在美国面临的生存压力。正如美国媒体所言:“好莱坞的光芒不应该闪花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见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孤木难成林。单凭一部作品的一时走红,难以改变亚裔电影人在好莱坞缺少机遇的现状,也难以改变美国社会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唯有不断表达,才能将一个更全面、丰富的亚裔形象展现在美国大众面前。
徐剑梅 朱东阳 王丽丽(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