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洒脱叫“回乡”
蒋子龙
  蒋子龙

  前不久去浙江上虞,深切地体悟到,当代人有一种优势是在农村有个老家可回,精神上有一种真正的洒脱和自由就是回乡务农。许多年来社会的大潮流是几亿农民往城市里挤,大学生们在城里就业如何困难……可是,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园园,在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5年前突然辞职,回到家乡上虞丁宅村,创建“南野生态农庄”。朋友们无法理解,连她自己也无法解释,只知道这绝非是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其父作为上虞的老农,也不同凡响,竟关掉自己有污染的猪场,全身心投到女儿麾下。父女的全部积蓄加上从银行贷款,相继投资500余万元,将周边的山地流转过来,对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即“道路硬化,河道净化,路边绿化……”这是真干、大干的气魄,是背水一战。毕竟是学农业的,只四五年时间,南野农庄已经拥有良种果木200余亩,放养鸡禽的山林200余亩,猕猴桃、水蜜桃、冬桃开始收获,禽、蛋及四季鲜果的销售口碑尤其好。

  这让我想起独具风神的明星陈佩斯和当代传奇人物褚时健,都是在人生处于低谷时下乡开山种林,重新找回了生命的价值,找回了自信和快乐,重新回到生命的巅峰状态。而上虞位于古越文化的核心区,文明早披,人伦卓异,再加上地理优渥,物产丰饶,南部灵岩秀峰,流泉飞瀑,林木葱茏;北部水网沃野,田畴铺锦,农家殷实。上面说到的王园园被上虞人昵称“小园园”,邻镇还有一位与她同名同姓的“大园园”。从浙江经贸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宁波对外贸易公司。其父王永田是上虞兴南村的种田好手,家有180多亩稻田,受转基因传言的影响,他自产的上虞传统红米竟无人问津,不得不向“贸易专家”的女儿求助。大园园带着父亲生产的各种稻米,找到国家权威食品检测部门做了无公害和非转基因的鉴定,拿到认证书后便在网上注册了“虞南之味”米店,一经传播,“园园大米”竟变成抢手货。其父大喜过望,乘兴邀请女儿回乡继承“祖业”,大园园竟没怎么犹豫,就真的辞职回到兴南村,帮助父亲采用“土著农耕种植法”种稻,稻秸还田,借大自然之手恢复地力,并陆续开发出由红香米、黑糯米、紫粳米等配比而成的“五彩米”……除去电商平台又成立了“虞南之味”实体店,财气正旺。

  其实,大小园园不是上虞最早也不是最后回乡的大学生,近几来年,上虞不过是绍兴市的一个区,便已有1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回乡务农。他们自称“创客”,毫无沉重相,举重若轻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向,改变了社会风尚,不再留恋城市,不再羡慕白领金领、升官发财,甚至使他们成为农村“创客”的第一动力,也不是为了发财。小园园有言:“经历就是财富,比钱更重要”。比如徐益伟就不缺钱,她在一家日资企业做翻译,或许是厌倦了经常奔波于中日之间,便辞职回到老家上虞许岙村,做“艾青团”。又称“清明果”,是江南一道传统糕点,用艾叶和糯米做成。而上虞四明山地区是中国艾草主产地,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艾青团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渐渐也就失去了市场。徐益伟自造设备,用最先进的工艺,最大限度的回归自然,竟找回了艾青团浓郁的传统味道:香糯醇厚,不涩不腻,愈嚼越有味儿。很快风靡开来,老大妈、老奶奶纷纷找上门边学边做,一家知名的线上平台,仅五天时间就从每天要2000个上升到20000个……

  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开掘和认可、在精神和文化上的成就感,是多少金钱换不来的。创客们组建了“上虞新农人联盟”,办起了“农夫生态市集”,从他们手上出来的农产品,从品质到包装完全变了,尽一切可能显耀自己的个性和艺术性、趣味性。创客们常说的最带“鸡汤”味的话是:“玩物壮志”。却真把农业“玩”大了,他们注重衍生农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农产品的现代价值,提升其附加值。深知国人被不安全的食品毒怕了,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打理进口的东西,“新农人”就是要让消费者找到真正安全、环保的食品,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职业化,而且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变为安居乐业适宜生存的家园:碧空白云,静野清风,丰林蔚蔚,香粳苾苾。

  受大学生纷纷回乡当“农小二”的影响,上虞的“农一代”也陆续加入“创客”行列。拥有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大米”的厉高中,打理着1500多亩稻田,有稻谷烘干机24台,每台一次性可烘干15吨稻谷……可想而知他一年会收获多少粮食?有的科技开道,以“高精尖”取胜,“葡萄大王”沈玉良,居然有自己的科技研发公司。丁林军领头的章家埠村,种植“舜阳”红心猕猴桃1400余亩,每年的销售额过千万元……创客们信奉“优胜劣汰,做大做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今虞南山区,800平方公里的山林中,已有15万亩的鲜果采摘基地,漫山遍野,累累硕果,黄的灿若悬金,朱实万千星火……

  评判现代农村一般就用两个标准:“富起来”、“美起来”。“富起来”颇难判断,不知怎样才算富?即便钱很多,但土地和作物的污染都很严重,还算富吗?“美”是看得见、可考量的,2017年在上海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村镇”就在上虞,是坐落于覆卮山颠的东澄村。古屋白石黛瓦,街巷曲折幽静,千年古树护顶,高山草甸铺阶,梯田从山腰一侧铺排而下,又从另一侧自山脚叠层而上,两旁直岩森森如神立,垒石宕宕似涌浪,真是人间仙境!只有站在这儿,才会蓦然有所悟,为什么是上虞对多年困扰国人的土地污染、食物毒化有了破解之道?上虞“新农人”,成功地大规模实现生态农业,让国人看到了能吃上安全食品的希望,自是功德无量,也是上虞之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雅加达之光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有一种洒脱叫“回乡”
因爱成疾
值得关注的一个“新高”
下 午(油画)
“海归聋儿”的青春梦
荷花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有一种洒脱叫“回乡” 2018-08-28 2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