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设计周感受上海的精神维度
琳恩
  在把“未来幻影空间”和“北欧迷梦感光空间”搬到展会现场,邀请著名设计师创作巨大金字塔造型任意门主门头,打造一把打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金钥匙”,2018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下文简称“上海设计周”、“设计周”)用极尽绚烂的手笔、坠入感官的互动方式,即将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一场梦幻之旅。

  8月31日至9月2日,2018上海设计周主场展览“创新生活设计体验展”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除此之外,从设计周开幕前后的一个月内,近百场创意设计类活动将在这座不夜城绽放。生动的光影背后,蕴藏着激发城市创新活力的巨大能量。

  ◆ 琳恩

  毫无疑问,对于申城的设计师、创意工作者,以及为数众多的设计爱好者来说,始于2011年,一年一度的设计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创意狂欢。去年的设计周以“想象无界、创意无限”为主题,从文化创意的角度诠释了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气度和精神。作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品牌,今年,设计周主办方和策划者们“脑洞”开得更大。在“打造设计梦想共同体·再设计”的主题之下,更多的炫酷黑科技、跨界艺术表演、生活体验新概念、网红美食被融入到展览中。

  除了好看、好听、好吃、好玩,在本届设计周上,包括主场创新生活设计体验展、跨界论坛、系列活动和设计365商业延伸在内的设计周四大版块,全面阐释了设计的新内涵和新价值,生动演绎设计从宏观到细微,从创意概念到实际应用的方方面面。设计在这个平台上展现出生活改善、品牌提升、业态创新、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社会治理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各种可能。

  人们不难看出,设计周,这张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正在不余遗力地展示演绎上海的精神维度——在“上海文创五十条”的指引之下,夯实上海作为国际化展览、创意的高地的引领作用,推动上海文创产业发展,以此构建产业融合和多层次品牌发展体系;通过各种层次的交流互动,让创意和设计真正融入到城市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提高本土创业设计的文化自信;孵化本土设计创意品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驾护航。

  “破界之约”,造就国际化创意盛会

  融合,是设计周多年来一直在持续探索和演进的主题。去年的“跨界”主题,已经释放出巨大能量——其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让国内外设计师“无缝对接”,亦在文化、商业、制造、公益等各个领域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而今年的“破界之约”,更彻底地打破行业的边界。

  据主办方透露,此次设计周主场展览是历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200+品牌商,10000+设计新品将集中亮相;全球近百位设计师、艺术家和意见领袖共同参与;3天不同主题日活动和6大主题展区,汇聚了文化、科技、时尚、艺术、美食、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对于规模不断扩大,参与者每年都在增加,“破”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不只是规模,“破界之约”的大融合,使得今年的主场设计展成为创新亮点最多的一届。据悉,现场将有60%以上的新品首发和特别定制的“新物种”呈现。而曾被人诟病的视频直播,也会在此找到最具正能量的打开方式。主办方联手上海户外地标媒体外滩之窗和最热直播平台斗鱼直播,深入挖掘设计背后的故事,线上线下全城互动。

  和米兰设计周、伦敦设计周等一系列国际老牌设计周相比,即将走过7年岁月的上海设计周依然犹如懵懂的孩子。不过,新有新的优势。诸如米兰设计周,由家具展衍生而来,行业背景相对突出。伦敦设计周创意感十足,商业气息却较为浓郁。相形之下,由政府官方机构自上而下进行推动的上海设计周,对展览和活动的规划更有前瞻性和整体考虑,对整个文化创业行业的融合互通服务做得更加到位。凭借上海的经济实力、消费号召力、对创意人才的聚合力,设计周已经成为了新场景、新物种、新商业和新模式生根、发芽、成长的舞台,亦是全球不同行业领域的人们展示设计、寻找灵感、体验惊喜、创造奇迹的国际化创意盛会。

  仅在主场展览中,我们就能看到城市进化馆、极致生活馆、创想未来馆、紫色交界馆、艺术美食馆和创意聚场等多个版块,多而不杂,版块之间相辅相成,衔接有序。参观人群中不只有寻找灵感和启发的设计师、高校设计专业学生,更多的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消费者,以及慕名而来寻找商业合作机会的企业家。

  梦想共同体,“再设计”融入城市的日常

  本届设计周,主办方还将人们所熟悉的设计书店、艺术衍生品商店、上海中心、博物馆、中国非遗创新展悉数请到了主场展览上。这不仅是应和“再设计”的设计周主题,也从另个侧面反映出,设计周是一个“接地气”,真正属于市民和大众的文化节日。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PACC)中心今年是第四次将非遗设计带进上海设计周。去年,他们带来的“竹编万花筒”,俨然成为展馆中的自拍圣地,是设计周上不可忽视的一抹亮色。而在紫色交界馆中,PACC以非遗元素作为创作基础的《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汇集了中国大江南北以鸟为主题的染织绣非遗项目,结合镭射材料和透明彩色软玻璃等当代时尚材质。穿行其中,观众将与垂挂着的羽毛、流苏、铃铛等饰品触碰而发出互动之声,与预置的鸟叫声音相呼应,宛若置身于大自然的林间。

  古老的手艺经过再设计,让所有人一起完成造梦。事实上,PACC亦是主办方联合上海国拍和上海拥爱公益计划共同打造的创新拍卖模式——“共同拍卖”的合作伙伴。除此之外,主办方携手专业团队,推出了更多的共同系列的商业新模式,包括实体新零售样本的“共同客厅(东西大观)”、建立以手机端为入口的发现城市各种创意形式的“共同发现(设计地图)”,以及实现设计师、制造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完成产品设计和传播的共创共赢新模式“共同设计”等。

  设计周,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写城市生活步调,打造属于大众的“梦想共同体”。

  “设计之都”,为万众创新保驾护航

  而说到具体的展品,在展览上,不少人更为关注的是那些新成立的本土文创品牌。实际上,设计周历来鼓励、推动本土新生文创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比如,如今颇为知名的“极致盛放”3D打印创意设计机构,在设计周进行首秀之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收到了米兰设计周的邀约。

  此次,上海设计周与徐汇创业梦之星和星客汇进行联动,围绕“传统”“海派”“原创”“现代”和“再造”五个关键词,在近百平方米的创业梦之星·星客汇专场场地中进行整体设计展览。

  作为徐汇创业项目,钲艺廊就在展览上推出了他们以区内的衡山宾馆、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徐汇艺术馆、爱庐等优秀历史建筑为设计原型打造的生活美学产品——“海上砖”。传承欧洲珐琅砖工艺的面砖,是修缮优秀历史建筑的专门材料。而如今,在设计师的妙笔改造之下,它变幻成为与上海城市地标相结合,承载海派文化记忆的多功能茶盘、壁画、组合式收纳碟、杯垫、冰箱贴、八音盒、香牌等文创产品,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是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文化伴手礼。

  凭借着对瓷艺的热爱,“80后”创业者杨旭伟则以资本运作的方式,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合作,在衡复地区打造了“松茂窑(上海)陶瓷艺术中心”。松茂窑将在现场展示的《莲悦》餐具、一壶四杯《沁桃》,分别取材于大师们笔下的“莲”“水点桃花”为设计元素,大师作品与手绘技艺融入民用生活瓷,是保留极高艺术造诣的民用生活瓷器,先满足一部分有消费升级实际需求的消费者。

  白领职工徐纯纯与其男友在业余时间创立的SerendiPPo包袋自主品牌,经过3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立的风格。他们带来展览现场的“隐娘”系列作品,以东方美学为风格基调,将女性主义和中国的禅意与侠客气质融合。届时,他们还将在现场别出心裁地借助中国山水装置、侘寂风格铁质圆盘陈列、古典风格阶梯式陈列台和悬挂式架子等道具,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重维度展示他们的设计审美观念。

  据悉,2017年徐汇文创总产值破千亿,GDP占比15.7%,位居全市前列,这背后有文创产业的大布局,有徐汇持之以恒不断鼓励和推动文创创业的努力成果,亦是“设计之都”上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设计创意万马奔腾、百花齐放的缩影和代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雅加达之光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在设计周感受上海的精神维度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A21在设计周感受上海的精神维度 2018-08-28 2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