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斜阳照在两棵番茄秧上,番茄已经结果,有绿的,有正在泛红的,也有已经红透了的,从绿到红,这个千变万化美丽又神奇的过程,令人百看不厌。和两棵番茄秧紧挨着的,是两棵黄瓜秧,它们正值青春期,枝叶曼妙,花是开了不少,只是没结成一个果实,就像一段没有结果就夭折的爱情,但也怪不得它们,天下万物都有走霉运的时候。后面的栅栏上,葫芦秧扶摇直上,列队般开着花茎纤长的白色花朵,微风中,自由摇曳,像是一群蹁跹的白衣少女。
我把葫芦秧开花的照片发到“种葫芦的一家人”上,女儿说,你们好好陪着小葫芦长大吧,就像过去你们陪伴我一样哈。其实,种葫芦还真缘于女儿。
暑天,一只只玲珑的小葫芦挂在栅栏上,绿莹莹,毛茸茸,看上去清凉可爱。这种小葫芦叫亚葫芦,主要是观赏,或做工艺品,没什么实际用处,但不论老人孩子,人见人爱。秋天,小葫芦褪去绒毛,渐渐丰满,有了荧荧的光泽和迷人的腰身,煞是好看。那些长得端正饱满的,会招惹路人忍不住伸手采撷。好看的东西,你喜欢人家也会喜欢,反正谁摘都是摘,认真计较了自己生气,也叫别人难堪。天气转冷,秧子枯黄的时候,只余下几个歪头歪脑地挂在栅栏上,庆幸的是,留下了繁衍接种的香火。
两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头顶是白的,身上长着漂亮的孔雀绿羽毛,一大一小,一雌一雄。他们有时栖息在藤架上,有时落在栅栏上,你看它时,它朝你扭动鸟头,搔首弄姿,与我们已然老相识了。两只鸟不但聪明,也是懂些人情世故的,所以给足了我们面子,从不明目张胆逆袭作案,通常抓不住现行,总是趁你不在的时候,或埋头看书的时候,才会偷袭。它们选好红透了的番茄,先啄破塑料袋,然后开始啄食。两只鸟灵敏神速,啄食顶着黄花的黄瓜堪称一绝,燕子衔泥般叼起就飞,一点作案痕迹都不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为什么,它们不招惹葫芦花,也许是它不显山露水,无色无味的缘故吧!
小院里的几棵植物总是提醒你要勤勉,也会叫人滋生一种责任,心甘情愿地不再赖床,早早起来,拔草抓虫,照料它的生长,傍晚时分,浇水施肥,样样不能少。刮风下雨和外出旅游时,它总是你的牵挂。
这几棵秧苗,不仅让人看到了纯洁的收获,也让我们的咖啡渣,茶叶底,鸡蛋皮,甚至烟蒂(驱虫),都有了一个合适的去处,凡是良性的循环再生,都能给予我们希望和回报。
立夏的这一天,阳光明媚,但也意味着江南就要进入梅雨季了。这一天,斜斜的阳光照在葫芦花上,欣欣向荣,人世间呈现着它原本质朴无华的面目,它让我们在聆听、阅读亦或呆坐时,无欲无求地感受这景致,倏然发现,有一种白叫自然白,白得清高洁净,这种白也是我们见过的最美的白。
喜欢这样的午后,坐在宜家的帆布躺椅上,看番茄慢慢变红,看小葫芦一点点现出它的曼妙腰身,这样一个看似空虚缥缈的午后,其实无比充盈和坚实。我相信人生充满这样的午后,我甚至相信人生会因为有这样的午后而美好,但愿每当它翩然来临时,我们不会冷漠地视而不见。
种葫芦是缘于女儿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动画片,那些盒带我至今保留着,因为它们陪伴了女儿的童年。小葫芦成熟后,我们尽可能叫它们在栅栏上挂着,能挂多久挂多久,它叫我们忆起女儿小时候的诸多趣事。当然,我们也希望女儿回家看到它,她会无比欢乐地谈起动画片里的那个神童——葫芦娃,以及与我们分享她童年干过的那些“小坏事”,于是快乐的笑声在时空中穿越,我们仿佛回到了往日时光。
种葫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荣华富贵无关,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快乐,朴素纯洁简单。女儿轻轻一点,把我们聊天的微信名改成了“种葫芦的一家人”,不费吹灰之力把我们一家拉到了农耕时代。起码,它让人看起来是殷实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