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一卷书
陆亚奇
  陆亚奇

  小时候看书,印象最深的要数浩然的《幼苗集》,那是童年时代绝对的精神食粮,那是本乡村生活气息浓郁,有感情,有温度的好书。一个城市儿童当然爱不释手,这本书最后都被翻烂了。多年以后,回味书里的故事,就是一幅幅情节生动的农民画,仿佛听见豆架上大肚子蝈蝈在欢叫,叮咚的水车抽着河水哗哗地涌进田里,跳着雪白的浪花,还有找到灵芝草,立刻变成聪明人的美丽传说,常常心生喜悦。后来在旧书店找到了这本书,先把破损的地方细心补好,又读一遍,然后端端正正在书架上放好,觉得那种清新的气息全部都合在每篇每页,一点都不会消失。

  好作家就是写得出好东西,不管在什么社会年代。

  后来进入开放年代,春风一吹,杨花飞舞,各种出版物突然丰富起来,老百姓兴高采烈,各自寻找自己的读书频道去活动业已僵化的思维。

  街头巷尾说聊斋的那可不少,小孩们爱讲促织,一只蟋蟀竟然斗败公鸡,多么神奇的事情。胆大地讨论画皮,争一争世上到底有鬼无鬼。有些早熟的还会聊聊狐狸精的话题,有意无意弄出点神秘感。记得当时先看的是白话文,确实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然后就文言文了,大概对古文的兴趣就在那时产生的。

  最让人震惊的是一些作者的坦诚,卢梭的《忏悔录》竟然敢于对公众承认自己曾经偷盗、诬陷、滥情等种种劣迹,这在擅长粉饰、贴金、做秀的人群中是多么不可思议,还活得下去啊?

  培根原来还是个人,不仅仅是一道菜,四百年前就有这样的眼光看社会,讲得出“知识就是力量”、“狡猾是一种邪恶的机智”,东西社会分化理所当然。

  时下,同胞们在求知、游历方面是肯下一番功夫的,行万里路,读一卷书,都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总比一卷不读要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5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行·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1
种葫芦的一家人
读一卷书
原上摘瓜童子笑
感恩
狗尾续貂
敢吃青蟹的涂鳗
莎士比亚故居(钢笔淡彩)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小知音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读一卷书 2018-09-04 2 2018年09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