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克格勃特工让南非“拥核梦”成泡影
常立军
■ 科兹洛夫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考验
  苏联克格勃曾有一名战功卓著的秘派特工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科兹洛夫,不仅获得过“俄罗斯英雄”光荣称号,俄罗斯还在2007年和2010年拍摄过纪录片《秘派特工的事业》与故事片《单枪匹马的生死考验》,2012年还出版名为《钢铁般的集邮爱好者》专著,让世人知道这位史上绝无仅有的特工是如何让南非的“拥核梦”化为泡影。

  青年才俊多才多艺

  科兹洛夫,1934年12月生于基洛夫州,中学毕业后考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德语和丹麦语,1958年到苏联驻丹麦大使馆领事处实习。阴差阳错的是,1959年从学院毕业后,他却被分配到克格勃第一总局接受秘派特工培训,开启了血与火的谍报生涯。1962年,他来到某国工作,他的德语地道得像个真正的萨克森人。有一次,他伪装成奥地利公民(通行德语)到西德出差,在咖啡馆与一个刑警偶遇,对方咬定他是萨克森人,科兹洛夫只得说母亲是萨克森人,父亲是奥地利人,所以带萨克森口音。

  按照上级安排,科兹洛夫必须到丹麦哥本哈根某技术学院获得技术绘图员毕业证,并以此为掩护。他与校方达成协议,交够三年学费,若在三个月内通过所有考试,校方即颁发毕业证。结果,科兹洛夫真的做到了,从此开始以各种伪造身份“征服欧洲”。克格勃为其伪造的护照表明他是德国人,要从意大利那不勒斯到黎巴嫩去。他在邮轮上混熟了一个英语流利的姑娘,此后跟她学习半年的英语并大有收获。不久后,他被派到阿尔及利亚,又开始学习法语和意大利语。此时,他的妻子在莫斯科接受专业谍报培训,也以德国人的假身份来到阿尔及尔,夫妻联袂执行总部下达的任务。

  1965年,为获得身份掩护,科兹洛夫与妻子在西德再次结婚。他假冒西德公民定居阿尔及利亚,借此为自己和妻子弄到西德国籍。他以干洗店工作人员,以及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经销新一代干洗材料的企业家名义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妻子于20世纪70年代去世后,他把子女留在苏联,孤身前往热点地区工作,在那些反苏国家搜集情报,这意味着他不可能依托常设情报站的支援,全凭个人的英勇果断,孤军奋战,但他都圆满完成任务,从未发生事故。

  闲谈中的最高机密

  1977年,科兹洛夫奉命来到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搜集该国与西方秘密勾结的情报,尤其是寻找南非开发原子弹和提炼高浓缩铀的证据。他发现,南非在其非法占领的纳米比亚大规模开采铀矿,且提炼纯度高达80%。由于纳米比亚早年是德国殖民地,当地有不少德国侨民,科兹洛夫便用假冒的德国人身份融入当地社会,借机搜集情报。苏联怀疑那里的铀矿为南非核开发“大本营”佩林达巴实验室服务,尤其1978年开普敦附近的大西洋出现类似原子弹爆炸的闪光后,这种疑虑更加重了。

  为了接近目标,科兹洛夫采取迂回战术,来到唯一与南非建交的非洲国家马拉维。在布兰太尔,科兹洛夫用很随意的方式接近南非使团,这些种族主义者在当地很受排斥,因此马上对这个“德国人”充满好感。有一次,大家谈起原子弹,科兹洛夫故意说,大家都以为南非有核武器,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时,有个上了岁数的女人兴奋地说:“怎么没有?早在1976年12月,我们就开香槟酒庆祝它诞生了!”原来,她当过佩林达巴实验室总经理秘书,后来进了南非外交部。科兹洛夫立即向国内做了报告,当天晚上,克格勃各总局局长便开会讨论这一情报,后来证实这是准确的。

  紧接着,科兹洛夫成功搜集到南非与以色列在1979年联合开发原子弹并在纳米比亚提炼浓缩铀的书面证据,让苏联说服美国和西欧国家同意加大对南非的国际制裁,促成所有国家对南非实施禁运,进而导致种族主义政权倒台。因为他的努力,南非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动放弃既有核武器的国家。

  宁死不屈 九死一生

  1980年,科兹洛夫再次来到纳米比亚的温得和克,警觉的他发现被人跟踪,遂决定前往南非,但飞机刚在约翰内斯堡降落,就被南非反间谍机构逮捕。原来,他是被叛逃英国的克格勃同事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出卖了,相关信息流到南非。按照南非法律规定,犯有间谍罪的嫌疑人无权聘请律师,也无需法庭审理,禁止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因此,科兹洛夫被关押在比勒陀利亚特别监狱的单人牢房里长达两年,受到无休止的审讯和挖空心思的酷刑折磨,甚至被拉出去执行过假死刑。直到1981年12月,时任南非总理博塔才宣布苏联间谍科兹洛夫在自己手里。

  1982年5月,在西德政府斡旋下,科兹洛夫与被苏联、东德逮捕的10名西德间谍和1名在安哥拉被俘的南非军人进行交换,回到了苏联。他被捕时体重90公斤,获释时剧降到58公斤,但他在被囚期间守口如瓶,从未吐露任何国家机密。回国后,科兹洛夫在克格勃第一总局机关工作到1986年,此后他不顾身份已经暴露的危险,向组织提出再次以秘派特工身份出国工作,并获得批准。他来到某国执行任务,并一直工作到1997年才回国,但这段历史至今仍未解密。退役后,他继续在俄对外侦察局工作,利用精通数国语言的优势,从事教学、咨询和分析工作,其身份于2005年才予以公开。2000年,科兹洛夫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称号。2015年11月2日,他与世长辞,享年81岁。常立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克格勃特工让南非“拥核梦”成泡影
战争与罐头那些事
日本海军碰上“诅咒之艇”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1克格勃特工让南非“拥核梦”成泡影 2018-10-15 2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