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一能)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自2008年起,本市连续11年开展“百岁寿星排行活动”。今天,上海市民政局发布2017年底及2018年上海百岁寿星榜。据统计,上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数量达14.9人。截至2018年9月30日,上海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81人,其中75%是女性。最高寿老人是111岁的徐素珍阿婆,101岁的费鹤年与100岁的徐曼倩,则成为上海最高寿的夫妇。
上海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数位居前三的,依次为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分别为24.4人、22.7人、20.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4人、4.2人、1人。百岁老人绝对数位居前三的,依次为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分别为491人、209人、207人,三个区占全市百岁老人数的42%。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万人,比上年增加近8000人;9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9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00人,百岁老人的“后备军”继续增多。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数据,1953年,上海仅有1名百岁老人。2011年,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1000人。2017年,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2000人。截至2018年9月30日,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8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46人。性别上看,男性占25%、女性占75%。从年龄上看,100-102岁占82.9%、103-105岁占14.9%、106岁及以上占2.2%。99岁的“准百岁寿星”共有1576人。
在最新发布的百岁老人榜中,今年111岁的徐素珍阿婆成为上海最高寿老人。徐阿婆生于1907年9月22日,户籍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现居住在原籍地江苏海安,身体健康、思路清晰。
除了好心态与和睦的家庭,徐阿婆家属也把老人长寿的原因归结为长期吃素。她三餐基本都是素食,外加法式小面包、牛奶、鸡蛋等,不吃鱼和肉。以前视力好的时候她还经常打牌,现在眼睛不行了只能放弃这一爱好。搓动从不离手的佛珠,如今成为徐阿婆每天一直在做的事。
上海最长寿的夫妻,是101岁的费鹤年与100岁的徐曼倩夫妇。两人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费老伯出身书香门第,曾是一位理科教师,徐阿婆曾是大光明电影院的会计。老夫妇家庭非常重视教育,培养了7位博士,曾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如今,他们也是上海2018年唯一一对健在的“百岁伉俪”。
生活上,两位老人作息规律,一日三餐时间分别是7:00、12:00、18:00,一分不差。做了一辈子会计的徐阿婆至今每天坚持记“家庭开支账”,字迹端正一丝不苟。夫妇俩于1941年1月2日结婚,已牵手77年,一直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当然,夫妇之间难免有磕磕绊绊的时候,而他们的解决方式是:阿婆说了算,最后阿公都听她的。
上海市十大女寿星
徐素珍 111岁
苏阿银 110岁
季林郎 109岁
何莲芳 108岁
徐洁纯 108岁
俞丽芬 108岁
吴志成 108岁
沈承玉 108岁
沈志容 108岁
沈巧碗 107岁
上海市十大男寿星
宋洪根 109岁
陶瑞生 108岁
陈仲伯 108岁
史仙根 107岁
杨龙生 107岁
沈光远 107岁
杨章林 106岁
王少华 106岁
魏友泉 106岁
陈培衡 106岁
上海百岁夫妻
费鹤年(男/101岁)、徐曼倩(女/100岁)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