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跟花大钱有关的报告比较有意思,展示了留学和出境游消费的新动向。犹太人早就说过: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出国留学性价比是不是在降低?海归会不会变“海待”?由花旗等发布的《留学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归国留学生初入职场的求职竞争力已日趋微弱,但具备明显的后发优势。在进入职场一段时间后,海归在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创新力、团队协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较好表现,其职场发展曲线在后期将快速上升。
这份报告覆盖了中国不同规模城市近2500名留学生及家长,结合教育及职业发展等相关领域专家意见。根据调查,43%的受访者为留学准备的年生活费(不包括学费)超过20万元,为中国一线城市年平均薪资10.17万元的两倍。68%的受访者通过“银行储蓄”这一传统方式准备留学教育金。在留学过程中,高达77%受访者表示“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导致生活学习较难融入”,58%受访者采取外语培训、海外旅行、海外冬/夏令营等方式提前准备。88%受访者认为留学后实际获得的效益低于预期,因此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应先做好目标规划及相应的准备,充分扩大效益。
出境游成为中国消费者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携程与万事达卡本周发布的《2018中国跨境旅行消费报告》,总结了中国出境游市场两年多来的新看点:
首先,年轻人及女性积极选择出境游,相关增长最为迅速。2018年1-9月,“90后”“00后”人群出游人次占比共计超三成,首次超越“80后”,“00后”开支逼近6000元/人。选择自由行的女性游客占比从2016年的46%上升到2018年的58%,实现了对男性游客的超越。
其次,出境游消费升级明显。高端游客人数及人均消费增长最快,游客重体验甚于购物。行程中预订海外玩乐项目的人数和消费同比增长了110%和24%。
第三,走得更远、更深、更自由。越来越多小众市场被开发,游客期待更个性化的行程。境外消费增速排名前二十的国家中,九个是新进榜国家。
第四,亲子出游日渐风行,二胎政策助力亲子游增速攀升。亲子游出行人次和预订消费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高达23%、28%。同时,境外旅游保险投保人数年增幅达近40%。
中国跨境旅游持续升温,2017年出境游人次达1.31亿,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留学市场同样火爆。中国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尤其是服务消费方面。谁能“搭准脉搏”,谁就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