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想法有点幼稚!2003年QFII资金首入中国股市,并未给A股扶贫。社保基金入市,保险资金入市,养老金入市,都没有改变A股牛短熊长的结构。今年5月3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这半年来MSCI照样被套。
事实上,各路资金入市并没有给A股带来一个长久的牛市,所有前来A股的资金和我们普通投资者一样,是一个博弈者,本质上是交易对手,他们也想低买高卖获得盈利。他们不会把你烫手的筹码高价买走,过去不会,现在不会,未来也不会。
记得QFII刚进入A股的时候,他们是买了当年的中远航运和中集集团这类个股。这两个股票也果真是先于2007年那波牛市走强的牛股。大家不要误认为:你看他们买了,所以果真走牛。真相是,当时航运行业大景气,利润丰厚,QFII来与不来,他们都会大涨,聪明的QFII资金成功地摘到改革开放的桃子。2016年和2017年是多数个股走熊而漂亮50走牛的年份,北上资金也是买入漂亮50个股的主力。同样,无论北上资金买不买,中国股市每个阶段都存在一些独立走强的个股,境外资金确实具备火眼金睛可以识别挑选,从中获利。
从这个角度看,境外的资金不是投资者的援军,倒像是价值投资路线的老师。从QFII进入中国开始,他们就践行价值投资路线。这是他们最大的价值!
股市是由千百个上市公司组成的,上市公司的价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价值,上市公司的价值取决于自家的资产多少和资产的增值能力。打通A股的资金通路,连接中国香港和伦敦,甚至未来的纽约市场,当然是扩大开放的有意义举措。但这个不是可以提升市场估值的举措,更不是救市的举措。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自家股票,也是隔靴搔痒,甚至南辕北辙。救市先救经济,救上市公司的经营,经营好了,他们公司的股价自然会在二级市场上体现出来。另外,IPO时候要实质性审核企业现状和前景,不要出现招股书上信誓旦旦,上市一年两年利润迅速下滑,甚至迅速重组换壳的“悲剧”。
投资者不应当把希望寄托在援军身上,这是一个公开的市场,每个人都有权力买那些绩优且坚挺的个股,也有权不去买那些业绩不好长期下跌的个股。选股很难那就知难而退,不要乱买一气,买亏了又怪政府还骂管理层。 毛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