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13.65万公里高速通
姜燕
今年9月通车的S26沪常高速入城段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昔一幅凌空俯视的照片,吞吐着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的恢弘。在新世纪的曙光即将亲吻这片土地之际,人们迎来了京沪高速公路的贯通。“快”,这个词从此与中国人如影随形。

  今如迅速拉动的电影胶片,中国大地上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在20年里迅速建起,密密交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早已不是梦。这,让当年的人们难以置信。

  本报记者 姜燕

  2000年12月19日的新民晚报上,登载了一条简洁有力的图片新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昨天在京宣布,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它的现实意义,那些经常驾车往返京沪两地间的驾驶员最清楚。陈建国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全线贯通的时候,两个人轮流开一辆桑塔纳轿车,到北京要花20个小时。”贯通后,陈建国们的驾车体验大大提升,不仅时间缩短了好几个小时,更有一种痛快的“通达”感。

  显然,为了等待这一天,上海的媒体早早地做好了准备,策划了一场重头戏“新世纪高速行”,报纸、电视台和电台等多家媒体联合出动,对苏浙沪1600多公里高速公路沿线城市采访,聚焦长江三角洲在新世纪如何继续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出发地点安排得很有心,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这是我国迎接第一缕曙光的地方。

  “太厉害了,这20年中国高速的发展。中国的版图我跑过三分之二,西藏、新疆、云南、四川,一路高速,非常方便。”陈建国赞叹。

  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17年后,交通运输部于2017年7月17日再度发布重磅消息,中国高速公路已覆盖约98%的城镇人口20万以上城市。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1万公里,较2012年年末新增4.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这一数字又攀升到13.65万公里。

  然而,如今京沪高速公路已经不入陈建国的“法眼”了,因为路上往来运输货车太多,速度又开不上来了。但他一点也不愁,现在从上海去北京的路选择可多了,可以经苏通大桥,走沿海高速到江苏盐城,上盐徐高速北上再沿京沪高速一路抵京;也可以从沿海高速到山东,再经日照、东营、天津,前往北京。而且“新建的高速路面也好,有时候宁可多走40公里,也要走新高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广告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不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提高能力本领 做出不凡业绩
传达学习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
13.65万公里高速通
新民晚报要闻A0313.65万公里高速通 2018-11-24 2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