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联合复旦大学于本周举办的2018学业水平考试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市教育考试院正依托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专家,围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六门学科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的研究,为各学科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更好地引导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也有助于开展学校、区域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研究报告计划于明年5月出版。
从2017年起,本市实施新高考方案,为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由此一来,学业考成为考生和家长新的关注重点。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介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总体研究涵盖5707份研究样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中学教师、中学生等不同群体,了解教师教学方式是否合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发展,是否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而不是扼杀其创新创造力。”
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表示,上海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已经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本市将加强基于标准的考试评价、题库建设和命题等值研究,提高命题测评技术水平;将应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更为有效的纸笔考试和计算机考试,提升考试组织的效率与安全性;将提高考试数据分析水平,发挥考试评价对完善学生学习、提升学校、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