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镇地处东海之滨,成陆时间仅有200余年。自晚清开始,当地人开始在滩涂上开荒耕种水稻。晚清和民国时期,书院这一带的耕田被划分为教育公地,南汇县衙在此设立“五开间两厢房”的收税办事点,收取的稻谷等租粮税赋全部用于南汇的教育。因当时读书的地方都被称为书院,“厂”是办公点的称呼,因此这里就被称为“书院厂”。“书院厂”的美名流传至今,书院镇的镇名也由此而来。
今年,书院镇农业服务中心申请注册“书院厂”商标,并选择优势大米品种,首批在全镇5家龙头家庭农场开拓第一批试验田,以统一的成片化生产种植模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农业指导服务,冠以统一的品牌进行销售,立志重新振兴“书院厂”大米品牌。
据书院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书院厂”品牌大米每年只种植一季,休耕期间种植蚕豆、红花草等农作物作为绿肥,让土地休养生息,生态得到治理修复,使沿海盐碱地调剂出更适宜稻米生产的成份。而且,统一农药管理,通过精准施放肥,减少农药的使用。如此一来,烹煮出的新米饭香糯松软,略带甜味,相较其他地区种植的口味有独特风味。
农场主蒋月忠和乔占高兴地告诉记者,刚面市的“书院厂”大米就因口味好受到市民青睐,新米刚上市的时候,每公斤售价36元供不应求,近期价格平稳保持在每公斤20元,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也正因此,有不少农户都主动对接农服中心,希望让自家的稻田也能成为“书院厂”大米重现市场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