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人的饭店被迫关门打烊后,同心馆以集体性质,芳香在凤凰镇的凤凰河边!
凤凰镇是公社的所在地,是长兴岛的中心地带。
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长兴岛,它的美食体系从季节上说是完整的:早春的草头汆汤面鱼,二三月份的清蒸刀鱼,四月的清蒸梅子鱼,五月的油爆长江虾,六月的面拖蟹,七月爆炒鳝丝,八月的腌蟛蜞,秋后有芋艿老鸭汤,山药白露鸡,清蒸长江蟹。而红烧河豚,葱油芋艿,红烧羊肉这些美食,都是长兴岛半年的当家菜!
物质的贫瘠与丰富,大体表现在食材的多寡和优劣,而食材的优劣取决于天然的水质、土壤和气候环境。在太平洋的西岸,有潮汐规律而不受海水的咸潮侵蚀的,可能只有长兴岛。
美食在长兴岛,是得天独厚的。作为文化的范畴,美食的传承也是最直接的。事实上,长兴岛上是没有厨师的,他们大多烧制单一的菜品,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把这个菜品的色香味烧到极致,烧到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而成为别人学习超越的对象!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在实践“红烧河豚”这道菜品上,有很多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长兴岛,很多人,往往就用单一的一道菜,便成就了他一生的美名!因此,可以这么说,他们既是长兴岛美食的实践者又是传承者,而上至湖北江西,南来福建浙江的船家,带来的是各种不同的食味感觉,提升了长兴岛美食的品质和知名度。
到同心馆坐坐,这是长兴岛人的奢望。在农村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之后,农民都被锁定在了土地上,连镇上的小业主,也大部分回到圩里岸上,当起了农民。而贫穷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集体以外的养殖和长江里的捕捞,都属于被批判的资本主义范畴,长兴岛上的美食几乎消失了。同心馆的历史地位,就是在国家和人民处在“浩劫”这个时间段里,基本保持了长兴岛菜肴在制作层面上的连续性。同心馆的顾茂生师傅,他的红烧长江鮰鱼,在传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大的提高,甚至让京城来的人物都流连忘返。
到同心馆坐坐,这是长兴岛男人的一种境界。美食美味是人童年记忆的基础,他和语言一样,是“先入为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兴岛人是幸福的。美食的极致,是给予绝境中的人以生命的支撑!长兴岛人为这些美味佐餐的,一定是本地当年收获的新糯米酿的酒。一斤糯米酿制成一斤酒,这样的酒本身具有最高的能量,特别能提升一个成年男子的精神气!大风中升帆起锚的时刻,大潮里决口合拢的时刻,基本的准备是让这群搏命的男人酒足饭饱——酒足的前提是菜,饭饱的基础也是菜——这样的状态里,人就有了慷慨赴死的决心,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和勇气;在这样的状态里,就让人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劳动创造,去爱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