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2019年0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的选择
——惊鸿一瞥
刘 沙
  刘  沙

  张清医生是仁济医院著名的心内科专家,早在十多年前,他便在东方广播电台“名医坐堂”节目中做过嘉宾,当时这位才三十来岁的张医生,从此便有了名医的称号。

  张清没有辜负这个称号,他不仅仅是名医,还被患者称为“救命恩人”,2018年8月,他入选首次发布的“胡润好医生榜”。

  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好医生,张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1991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的张清进入仁济医院,经过三年的科室轮转,最终他在心内科落脚。这时,有一个选择放在他面前,是按部就班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心内科医生,还是做一个能做手术的心内科医生?

  张清说,他曾经无数次问过自己。

  他说,当时仁济医院心内科有个老主任已经开始做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但并没有太多追随者,因为这种治疗对于医生身体的伤害很大。

  “手术过程中要用到大量X光射线,虽然穿着铅衣服,但那并不是全身防护,身体还有一些部位是暴露在X射线之下的,这就意味着要做好常年‘吃射线’的准备。长期做冠心病诊治的医生,脑癌的发病率很高。而且长期照射线,白细胞也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其实会变差,所以很多心内科医生都不愿做这一块……”

  但张清最后还是决定,要向这位老主任拜师学艺。

  “虽然对身体有伤害,但不趁着年轻追求医术进步,把手艺学好,就这么平淡地过下去,我总觉得心有不甘,也与我学医的初衷相违背。”

  多年以后的今天,张清聊起当年的选择,依旧感慨万千。

  宁夏石嘴山号称“塞上煤城”,以生产无烟煤而闻名中外,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地级市……就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个上海人成了当地成百上千人心中的救命恩人,他就是张清。

  2011年,张清第一次到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那一年,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买了一台DSA机器,这是一种可以做心脏介入的设备。由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心脏病发病率很高,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心脏介入治疗见效快、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心内介入治疗在当地还没有开展。对医院而言,虽然有了设备,却如同摆设。

  这时,作为志愿者的张清,专程奔赴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帮助当地医生完成了石嘴山第一例冠脉介入。

  回上海后不久,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又联系了张清,希望他能够常去。于是,张清为自己定下了“两周去一次”的行程。

  张清说他的行程是这样的,周六从浦东飞银川,再车行一个半小时,到达医院,吃点盒饭,然后马上开始做手术。晚饭至少要到晚上十点后才能吃,甚至有时根本没时间吃。第二天一早便匆匆赶往机场,乘头班飞机回上海……

  后来,石嘴山地区的患者越来越多,张清的手术便从下午一直做到凌晨两点……这又累又苦的活,张清一干就是5年左右,指导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近2000例。康复的患者纷纷送上锦旗,称张清为“救命恩人”并把张清的照片挂在病房中。

  张清的确是位难得的好医生,本着救死扶伤的信念,他进仁济医院至今,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完整休息过一天,因为他把能用的时间全都贡献给了病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广告/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柿柿如意
同心馆
东方明珠
韶山毛泽东故居
医生的选择
霜下的花
冬梅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医生的选择 2019-01-19 2 2019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