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市政协委员热议在沪建设标志性剧场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市政协委员热议在沪建设标志性剧场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市政协委员热议在沪建设标志性剧场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市政协委员热议在沪建设标志性剧场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市政协委员热议在沪建设标志性剧场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外国人来看传统戏曲驻场演出
市政协委员热议在沪建设标志性剧场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方翔 潘高峰 江跃中
  “中国人不太会到纽约去看京剧,对于外国人来说,到上海来希望看到什么呢?”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昨天下午在政协分组讨论中抛出的这个问题,引起众多委员热议。

  在黄昌勇委员看来,越是要建设全球化城市,越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戏曲充满自信,上海应该多一点专门演出传统戏曲的标志性剧场。

  搭建专门演出场所

  据黄昌勇委员介绍,新年伊始,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启幕。这是西九文化区全新的世界级表演艺术场地,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戏曲中心的‘戏曲’,其英文使用的是‘Xiqu’,而不是‘Chinese opera’,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据悉,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除了粤剧经典剧目,还将有包括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等众多中国传统剧种陆续登台,其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展演的一个重要中心。

  在黄昌勇委员看来,现在每天都有大量境外人士到上海旅游,他们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但是从上海目前的表演场所来看,很难看到一个好的驻场演出,同时专门表演中国传统戏曲的场所也并不多。“当年,梅兰芳就是在上海的舞台上被世界所认识,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京剧、昆曲、越剧、沪剧等传统戏曲在上海寻找到专门的演出场所。上海有巨大的常住人口,每年还有近千万入境游客,驻场演出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配套小型演艺空间

  黄昌勇委员的建议得到许多委员的认可,不少委员抢着发言。“现在我们一谈到演艺,马上想到的就是文化产业,但是要形成产业首先要有足够大的基数。”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喻荣军举了纽约百老汇的例子,“百老汇是世界上商业戏剧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可事实上百老汇的存在,是以大量剧院演出作为基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百老汇就曾遭遇危机,安全问题严重,观众量与票房急剧下滑,正是因为纽约市政府及时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扶植了大量非商业性剧团和剧场的创作和演出,从而拯救了百老汇。”

  在喻荣军委员看来,今天,我们要在上海建设各种各样的剧院和剧场,除了建设大型的具有标志性的剧场、演艺空间之外,更要着重于中小型演艺场的建设和开发,尤其是一些旧的厂房、转型的商场、后街街区和老建筑等,这些是上海演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把根基打扎实了,才能真正地谈演艺产业。“现在每一个大型演艺场馆建设的时候,我都建议他们配套增加几个小型的演艺空间,哪怕只有几十个座位,也可以与大的场馆形成互动,尤其是对舞台产品来说,这种互动是非常必要的。”

  细致梳理准确定位

  作为新委员,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在剧院的管理上却是最有发言权的专家之一。“我觉得对于上海的剧院情况应该进行更细致的梳理。虽然上海演艺场所总量不算少,但真正有演出的并不多,即使是有演出的场所,是否做到定位准确也是一大难题。如果今天演传统戏曲,明天演海外话剧,后天又变了,对于观众来说,是不能形成记忆的。”

  表现形式易于接受

  当然,有了好的剧院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能够让海外观众接受的表现形式。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民盟上海市委带来一份《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案。参与调研的上海市政协委员、东华大学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瑾认为,以越剧、昆剧、沪剧、淮剧、上海评弹等为代表的吴侬软语,在传播海派传统文化方面,首先需要在唱词剧本、历史背景、情感价值等方面克服语言瓶颈,用海外观众理解的语言表达来传递传统戏曲中的韵味和内涵,这样才能向世界讲述多姿多彩的海派文化故事,展现上海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方翔 潘高峰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镜头艺术
   第A21版:设计之都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1
让外国人来看传统戏曲驻场演出
走廊上的“争分夺秒”
合理调整高档消费品消费税
建立美术馆 美育大众化
造新房丢乡愁?开宝马拿救助?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关注A06让外国人来看传统戏曲驻场演出 2019-01-29 2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