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提案中,建议选址位于山西北路的吴昌硕旧居周边地块,将旧居保护、美术馆建设和地块开发一并考虑,运营管理纳入中华艺术宫运营管理体系。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表示,建立美术馆不仅可以陈列、展示,更可通过开设公共课堂、举办艺术讲座、与艺术院校联手,打造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审美能力的公共平台。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此次还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美育进社区,服务于城市人文生活品质提升的建议》的提案。“我们要满足超大城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加多层次、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使高品质生活成为提升城市能级的助推力。”金江波委员表示,推动美育进社区,是美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金江波委员建议,结合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城镇化建设进程,强化社区治理创新,推进社区美育特色项目,譬如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意课程进社区,建立手工驿站、美育驿站等,同时推进美育工程与党建工作配套,切实落实引领美、塑造美、示范美、创建美、关爱美、弘扬美的系列美育党建活动,共同营造上海特色创意社区和艺术文化公共空间。
本报记者 方翔 江跃中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