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作为上海的本土戏曲,《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今日梦圆》《邓世昌》一大批反映时代发展、彰显时代精神的作品一直传唱至今,被人民铭记。沪剧《敦煌女儿》将毕业于北大的上海姑娘樊锦诗横跨五十余年的人生历程浓缩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舞台表演中。面对大漠戈壁残酷的生存环境、面对与丈夫长期的两地分离、面对动荡历史的风云变化……质朴的“敦煌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内心所映射出的强大力量来守护人类的文明。有专家评论道:“上海沪剧院锲而不舍的打磨《敦煌女儿》,体现了沪剧人文化坚守的执着追求”。
历时八年打造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自去年5月试首演以来边演边改,半年里进剧场、走校园,送戏到社区演出近40场,累计观众达到了三万多人次,上座率和票房屡破纪录,也迅速积累了高口碑。
作为一部原创现实题材的作品,《敦煌女儿》无论走到哪里都感人至深。这一切不仅离不开剧目的匠心品质,更离不开沪剧人“八年磨一剑”的定力,一步一步努力把《敦煌女儿》打造成一部“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
这次上海备战十二艺节的都是原创的精品力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打磨,就是为了精益求精。如果每个院团能把力求出精品的态度用到每一部作品上,那么观众就有福了,文化大发展前景也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