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壁虎剧团,于2016年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中国戏剧大师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之际,中英双方基于“梦”这个主题拓展出的东西合璧之举。
《惊梦》的故事,依然是以一位恨嫁的女性的梦来贯穿。在《牡丹亭》中恨嫁至死,死了还要爱到底的杜丽娘,在《惊梦》中“隐退”为一段段影戏。两三分钟后,白色布屏风被推上舞台,映出了亭子的飞檐和木格。亭子下,依依不舍的两个黑影演绎着痴男怨女的故事。这一刹那,全场被这一古老的中国元素讲故事的形式感点燃,掌声雷动。
《牡丹亭》的故事在中英合作的《惊梦》中,不时以这样的影戏穿插其间,还可以成为女主角的内心外化。女主角海伦娜是一位现代办公室剩女,她爱的迪米特里斯爱别人。所以,《仲夏夜之梦》的主干情节就此登场……新西兰观众都对影戏呈现的《牡丹亭》故事赞不绝口:“这与我们平常看到的来自中国的演出很不一样。”确实,该剧基本以肢体语言、舞蹈推进剧情,且两者的节奏与音乐十分契合。加上时尚、现代的舞美、快节奏的切换,却依旧妥帖地展现了中国影戏的故事,因而令观众倍感惊艳。
此前话剧中心还特别为观众做了导赏,因而观众看懂了该剧既蕴含了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有着《牡丹亭》的哀伤。莎翁与汤翁,就这样首次在南半球“握手”。
奥克兰艺术节总监乔纳森·比尔斯基在2017年英国爱丁堡戏剧节上,一眼看中该剧。他表示:“把两位东西方戏剧伟人的作品融合到一出剧目里,并赋予它现代意义,是一个绝妙的创意。”新西兰居民来自100多个国家,因而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日常话题。而奥克兰艺术节的选择标准就是:“如何以当代、跨界的方式演绎人类共同的主题”。
演出前,《惊梦》剧组为日前在新西兰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默哀,也传递了中国对于和平与爱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