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回顾一下爆款产生的过程,前期是银行券商投顾等渠道在媒体上的刷屏宣传,然后是发售当日半天即超300亿元认购,睿远基金公布当日提前结束认购,按照最终60亿元的规模上限,全天按下单金额比例配售;由于下单金额越高的获配的份额就高,于是下午又有很多资金追加认购,以求获得更多的份额;最终当天收于700亿元抢购额,获配比例约1/12,即下单12万元,最终成功1万元。
爆款之所以被市场所认可和追捧是有理可循的:
第一,我们参看睿远各渠道的宣传文案,直接打出基金经理名号,掀起品牌效应。而品牌效应是通过长期积累而出的,以往的数据和事实都成为新基金的业绩背书,投资者选择的指引。
第二,对比不同时期的市场大环境背景,可以发现当处于市场明显向好的时期,此时投资者风险偏好随市场走强而逐步抬升,当出现口碑、明星型的产品时,一部分观望资金和踏空资金就会趋之若鹜,买好基金赚安稳钱的想法大家都一样,爆款应运而生。
但是市场不是一个游乐场,排队长的项目就一定好玩。回顾2018年初,同样有一款大卖300亿元的爆款基金兴全合宜,其二级市场净值截至3月21日收盘为0.914元,还没有回本。诚然2018年股市的羸弱行情对其净值的影响很大,但可以确定的是二级市场没有稳赚不赔。
投资者应该认识到的是,基金产品的业绩回报并不等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媒体都在宣传傅鹏博管理的产品的亮眼业绩,但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做到从一而终,长时间坚定不移地持有一只基金产品。除了突发的其他资金需求之外,投资者中途赎回基金一般分两种情况:当股市一片向好的时候,由于基金持仓配置分散的原因,其赚钱效应没有热门股票明显,于是投资者嫌基金赚得慢,不如自己操作股票赚得多,赎回资金配置到股市之中;当股市走弱的时候,基金经理也无法逆势而行,净值出现回撤再所难免,投资者情绪容易受到大盘影响,风险偏好降低,在看到基金投资亏损、盈利回吐的可能的时候,选择赎回落袋,也是无可厚非的。
投资者还应该认识到,这类爆款的出现,也是市场情绪的一种表现。回顾历史上公募基金出现爆卖的时点,大概率是其后迎来了一波回调,甚至转头下跌。甚至有分析人士戏称公募大卖为市场的”光明顶”,预示着市场人气的见顶。索罗斯说,市场胆怯我疯狂,市场疯狂我胆怯;换句话说当市场疯狂,即风险偏好快速拉高时,泡沫随之而生,很多此时的投资决策都与价值规律相背离,因此投资者们不可不注意。
回到当期爆款的睿远,基金公司宁愿放弃10倍以上的管理费收入,选择坚守最初的上限60亿元,体现了决策层的冷静和对投资者的责任心。投资者也应该以此为鉴,养成健康的投资习惯,将投资变成一种习惯和一种坚持。 长江证券 陆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