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去北海道深度游,现代魔幻艺术馆并不在行程之列,黄昏时车子经过,我们被馆外巨大的一幅夸张艺术绘画所吸引,便下车去观看,当时正下着中雨,但我走到门口,已被告知闭馆了。
翌日,在我们要求下,张导同意带我们去参观这个现代魔幻艺术馆。该馆又称“诡异美术馆”,它是富良地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美术馆。
我一走进去,迎面是一幅女性油画,画中央是一张半卷起的白纸,遮住了画中女主人公的脸庞,只露出她的一只眼睛,由于白纸很薄,透过白纸可以看到她灵巧的鼻子与性感的嘴以及美丽的脖子。由于立体感强烈,观者无不想把这一张白纸掀开,当然这是画家高超的艺术手法。
再走过去是一桌酒菜,酒桌上摆着酒瓶与各色美味佳肴,背后是一幅画,画中是一个厨师,他正从画中伸出一只手,欲想大快朵颐。那张桌子与桌上菜肴的立体感也特别明显,好似一幅立体的画。
再往前看,是一幅窗前小品,画中的窗子开了一小格,钻出一只黄色的猫咪,它正打量着窗台上的一只小鸟,小鸟也不怕猫,四目对视着,仿佛在说话。明明是一幅平面画,但凸出的外墙与内凹的窗子,立体效果很强,猫与鸟的对视也保持适当的距离,太有趣了!
又是一幅让人感受立体的画,一个上了年纪半秃的老人,正提笔在白纸上练字,桌上是砚台,右上角是吊着的毛笔,背后是悬挂的白纸,制造了好长的空间,让人激发想象力。
原来以为参观一个不大的美术馆,只需20分钟,但大家都被深深地震撼了,挂在墙上的裤子与皮鞋,真想走上前去摸一摸,墙上的福特小汽车仿佛穿墙而过,有不少观众都上去推一推。而你倚在画框前,仿佛你也成了画中人。
据介绍,这个现代魔幻艺术馆的作品有三类,第一类画作远看是大理石雕塑,走近了才发现这些栩栩如生的立体雕塑其实是一幅平面的画作;第二类作品除有远近透视的艺术效果,还会通过观看者站立位置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第三类作品最为有趣,观者站在画作的合适位置,与画中的景物(人与物)合影,被摄者仿佛站到了画中央,与画中人合为一体,这个构思与用意是十分巧妙的,有人称之现代魔幻,也有人称为诡异美术。在日本展出后十分火爆,我们参观那天,天正下着雨,但进场参观者仍络绎不绝。
更令我颇为吃惊的是,这个现代魔幻艺术馆的创办人是中国上海人,他的大名叫陈西瑜。我想采访他,但工作人员说,一时联系不到陈西瑜。
返回旅馆,我在百度上搜索到陈西瑜的经历,他是出生在宁夏的上海人,其父母在上世纪50年代去大西北工作,陈西瑜在宁夏出生不久后回上海外婆家抚养,陈西瑜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塑料厂当工人,他自幼嗜好绘画,他先临摹香烟牌子上的人像,后在工厂的黑板报上写美术字,同厂一位女工见他如此热爱美术,便把陈西瑜介绍给自己的版画家丈夫,又由这位版画家介绍到上海工人文化宫美术组学习。
十年动乱结束后,陈西瑜如愿以偿考进了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系,1980年任上海外国语学院美术教师,他一面教学,一面自己苦练速写与油画,并在画面力图创新,利用明暗色彩将画中人表现得更为逼真,呼之欲出。1988年他与好友去日本学习,考入东京美术学院,他一丝不苟的精神,使他画技突飞猛进,在美院毕业前,他举办个人画展,30幅油画居然被参观者订购了27幅。陈西瑜的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并根据其艺术感悟,创造了现代魔幻艺术馆。
回沪后,我联系到上海作协的老作家彭新琪女士,她的侄女是陈西瑜的前妻,我们在电话中再次畅谈这位给观众带来诡异艺术的画家。中国的陈西瑜,在日本北海道已是名声贯耳的画家,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