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缶庐遗风”
黄瑞华
  □ 黄瑞华  

  清明时节,是让很多人伤心落泪的日子,我自然而然地特别怀念我尊敬的好阿哥郑汉健。他于2018年11月15日撒手西游,但其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仿佛他笑吟吟地对我说:“兄弟侬还好吧!侬不要再讲笑话了,我笑不动了……”

  我与阿哥相识在1985年。他身体魁梧,相貌堂堂,一副菩萨相。他性格内向,为人低调,诚实、和蔼、博学。他喜爱书画,我喜欢书法篆刻,彼此交谈甚欢,相见恨晚。久而久之,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1988年,我与我爱人姚梅芬都患上甲肝,阿哥从静安寺的单位或普善路的家里,骑着永久牌老坦克,横穿几个区到我杨浦区延吉东路的家来探望,使我俩在精神上极大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若干年后,我方知阿哥竟是一代宗师吴昌硕第四代传人。他师承著名画家曹简楼及岳父吴长邺(吴昌硕嫡孙),同时又得到王个簃前辈的传教。他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在他恩师曹简楼先生为他题写“缶荫庐”斋名的画室中,挥毫泼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耕耘。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赖少其在观赏了阿哥的书画作品后,欣然题写了“缶庐遗风”。他的刻苦勤奋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2009年,阿哥不幸罹患胃癌,7月20日在瑞金医院动手术,胃部被切除了五分之四。记得他被推出手术室人还未清醒,就大喊:“慢一点,等一等,我还有一幅画还没画好呢。”他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程度。尔后他又经历了痛苦的化疗、放疗。不久,他又拿起毛笔,写啊,画啊,孜孜不倦,累了躺下休息一会儿,又继续遨游在博大精深的吴昌硕艺术的海洋之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阿哥身为吴昌硕艺术研究会理事,不仅传承了宗师吴昌硕的艺品、艺德,更可贵的是继承了吴昌硕的人品,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随恩师曹简楼一起用笔来支军、拥军,为最可爱的人奉献自己作品。汶川大地震,吴长邺先生率子、婿郑汉健和吴氏第四代姐弟们一起合作一幅大画送市民政局赈灾义卖。画中苍松巨石即出自郑汉健之手。他还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千里守望蜀川,期盼共享阳光”,以此表达全家人的心愿。2014年,吴昌硕,故乡浙江安吉斥巨资新建吴昌硕纪念馆。翌年,阿哥和95岁高式熊老人联袂在新建的纪念馆里举办“道法自然”书画联展。阿哥的作品浑厚朴实,气韵非凡,浑然天成,笔墨酣畅,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骨力遒劲,深得吴昌硕的神韵。展期结束,他俩将展出中的精品无偿捐赠给吴昌硕纪念馆收藏。2017年日本九州岛大分县美术馆举办《吴昌硕王一亭先生后裔书画展》。展毕,阿哥的“石榴图”即被该美术馆收藏。

  阿哥在我心目中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在他背后则有一个默默支持、关怀他的女人——吴有雯。2009年阿哥手术后,医生对嫂嫂说,要作好思想准备,阿哥顶多活三年。此话如晴天霹雳,嫂嫂强忍痛苦,耐心侍候,精心调理。阿哥在嫂嫂的照顾下身体恢复得很快。他们俩互敬互爱,同进同出,似一对初恋的恋人恩爱有加。我说阿哥术后活了十年,与嫂嫂辛勤付出分不开的,个中的甜酸苦辣谁能知晓?

  这十年,阿哥不仅与病魔作斗争,还要与时间赛跑,更潜心于书画之中,作品水准有了质的飞跃。

  阿哥去世后,嫂嫂为了却阿哥的心愿,数次往返上海浙江超山两地。超山有1932年落成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代宗师吴昌硕墓,为此,“郑汉健遗作展”今年3月23日在浙江超山隆重举办,深得来宾行家们的高度赞扬。而嫂嫂正是这样一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人。

  虽然阿哥与我阴阳两隔,但他始终活在我心中。放眼西看看不尽,梦中相会总是你。千丝万缕剪不断,尽是我俩兄弟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乐活年华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清明随想
人间情未了
母亲是个传奇
书法
“缶庐遗风”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晚晴风景A21“缶庐遗风” 2019-04-06 2 2019年04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