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澳网的酷暑、法网温网的雨水和美网的大风是四大满贯难以克服的“痛点”,伴随着其他三项赛事陆续加装顶棚,天气因素对比赛的干扰程度被逐步降低。然而法国人似乎比英国人更加古板,即便球员和观众多年来一直对巴黎多变的天气和罗兰·加洛斯略显陈旧的场地设施颇有微词,但法网组委会直到2016年才开始对场地进行修缮和翻新。“菲利普·夏蒂埃球场(法网的中央球场)终于要告别被雨水滋扰的日子了。从2020年开始,它将成为一座有顶棚的球场。”组委会当年的官宣里,透露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然而事实证明,法网组委会的工作效率,远远比不上被雨水“抢戏”的频率。
其实,罗兰·加洛斯方面在2009年便提出了为菲利普·夏蒂埃球场加盖顶棚,并进行翻修的计划。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赛事规模,赛事组织方甚至一度动起了“集体搬迁”的念头,不过这一计划最终在巴黎市政府的干预下不了了之,作为交换条件,双方在2011年签署了一份罗兰·加洛斯网球公园的扩建协议,一切看起来即将踏上正轨。
然而法国国内不甚乐观的经济形势及对于扩建面积的巨大分歧,让这项工程变得命运多舛,甚至还出现过因为扩建需要占用旁边的植物园温室,而被当地法院强制叫停的尴尬局面。在ATP(职业网球联合会)的多次协调下,各方终于在2016年达成一致。不过由于从设计到实施都需要时间,菲利普·夏蒂埃球场“戴帽”的日期,最终被设定在了2020年。
“这项改变是积极且必要的,毕竟没人愿意把太多时间用来等待雨停。”在法网战绩彪炳的纳达尔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遗憾的是,这项工程还没有完成,那也就意味着目前我们还要做好被雨水打乱节奏的准备。”赛会卫冕冠军坦言,打打停停对比赛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不仅会让部分球员的赛程变得很密,还有可能对之后的备战产生影响,虽然适时调整是职业球员应有的能力,但这种情况还是越少越好。”
有意思的是,在昨天法网官方宣布比赛推迟后,曾同样因天气而饱受诟病的温网组委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带顶棚的球场照片,还配上了一段意为“因为有顶棚,下雨也不愁”的文字。既然连一向以传统和保守著称的英国人都尝到改变的甜头了,法网,你还在磨蹭什么呢? 本报记者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