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凑同盟
美国懊恼“队伍不好带”
候涛 石宏
■ 美国第七舰队巡弋亚太
■ 美军在亚太盟国间调动并不顺畅
  围堵、遏制乃至削弱战略对手,美国可谓经验丰富,最重要一条就是组织和领导强有力的军事同盟。近年来,美国积极在亚太国家里物色盟友与伙伴,构建排他性的军事安全同盟或网络,可总感到“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也难怪,世界各国实际都是“命运共同体”,“选边站队”并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即便在泾渭分明的冷战时期,那些与美国有同盟条约的亚太国家也清楚,完全绑在别人战车上是极其危险的。

  日本首相玩“太极”

  1981年,强硬派政治人物里根当上美国总统,他立即掀起针对苏联的军备竞赛,冷战最后一个高峰来临了。里根身边的鹰派认为,在欧洲,美国有北约作为联盟工具,领导西欧各国抗衡苏联,可在亚洲,美国虽有盟国,但它们都是和美国缔结双边条约,这些国家之间却没有交集,令美军调动很麻烦,况且亚洲盟国花钱建军的兴趣远比西欧盟国低,全指望美军代劳。美军太平洋司令、海军上将罗伯特·朗向里根抱怨,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布势“漏洞百出”,一旦同苏联全面开战,美军在西太平洋上毫无优势可言,而且考虑到美军重点放在西欧,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来增援亚太。解决之道是敦促亚太盟国特别是日本、韩国和菲律宾强化战备,并赋予美军在三国间自由调派的权力,并由此形成美国牵头的“亚洲小北约”。

  这种想法一形成,美国迅速行动起来。1982年8月起,美日安全与外交部门频繁接触,里根多次打电话给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要求增加国防开支,向美军开放更多军事设施,否则美国考虑从对日安全承诺上后退。但日本正忙着与苏联商讨争议领土和签署和平条约,如此露骨的反苏行为无疑将严重冲击转暖的日苏关系。不久,中曾根向美国驻日大使表示,会努力把日本年度防卫预算提高到GDP的1%以上,加大对驻日美军的资助,至于其他分担美国军事任务的要求,中曾根玩起“太极”,大谈日本国内和平主义盛行,“不能操之过急”。很显然,面对家门口的超级大国苏联,日本害怕过度追随美国会落得可悲下场。

  美日韩谈不拢

  实际上,日本上下对美国“拉帮结派”都颇有微词。前日本皇宫侍从长入江相政回忆,1982年10月17日,一名皇室高级成员获悉美国要求日本不仅分担海空防务负担,还要负责“有事时”封锁日苏交界的宗谷海峡,向入江坦言:“如果我们这么做,就意味着战争。”接着,这名皇室成员继续说:“如果日本继续扩大武装部队规模,不光苏联会被激怒,就连周边亚洲邻国也会不安的。”29日,入江陪同皇室一家乘车去观赏野鸟,路上又谈起日美安保问题,好几位皇族人士抱怨:“日本缺乏从广泛角度看待安保问题的政治家,通过加强(日美)防务去激怒苏联,这是多么愚蠢啊!”

  尽管日本存在抵触情绪,但美国冲着日本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执着地逼迫其承担更多军事任务,尤其将日本自卫队作为“编外美军”加以控制。在1980年之前,哪怕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之间都不存在业务合作,这对联合作战显然是不利的。1983年,海军上将威廉·J·克劳继任美国太平洋司令,他提出彻底封堵苏联太平洋舰队前出西北太平洋的所有出口,为此不光要加强美国第七舰队的实力,更要推动美日、美韩双边甚至美日韩三边军事一体化。从军事角度看,韩国比日本好办,因为它把军队作战指挥权都交给美国,形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下面的一个责任防区,克劳曾亲赴汉城(今首尔)与韩国国防部协商,还跑到板门店韩朝军事分界线视察,表达对韩国的支持,目的是激发韩国对参加美日韩军事一体化的热情。

  可是克劳忙碌了三年多,这种愿景始终无法落实,日韩因历史、领土问题相互敌视,双方军事人员竭力避免直接会面,有事都找美国从中斡旋,密切军事合作完全停留在口头上。克劳回忆,对于美国的三边合作要求,日韩军事代表都充满“犹如表演般的热情”,答应积极配合,接下来就给美国提出“数不清的技术需求”,而且这些需求根本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这样两国就可以相互推卸责任,让合作始终悬在半空中。

  菲律宾“只要不予”

  对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而言,另一个“难搞”的盟国是菲律宾。1983年秋,克劳向五角大楼和国务院报告,长期统治菲律宾的马科斯总统无法抵挡左翼新人民军和摩洛分离武装的进攻,建议把他弄下台,换上更能维护美国安全利益的菲律宾政客上台,“我们无法指望马科斯在平叛中获胜,也不能期待他能拿出美国想要的军事政策”。在上峰默许下,克劳频频接触菲军高官,物色“换马”人选,最中意的是菲军总参谋长法维安·贝尔上将和副总参谋长菲德尔·拉莫斯中将,两人都支持美菲军事同盟,但除此之外,只剩下向美国要援助了,而不是为美国做点什么。克劳发现,无论贝尔还是拉莫斯,总会同意美军顾问提出的菲军改革要点并担保落实,但最后什么也没做,而且他们一味寻求尽可能多的美国武器,最好是免费馈赠形式提供。换言之,面对菲律宾“只要不予”的态度,美国就算把马科斯赶下台,局势也不会改观。

  鉴于“换马”无用,克劳只好改变立场,主动与马科斯交往,希望他配合美军在亚太围堵苏联的行动。马科斯和手下的将军一样,满口应允后就拿出长长的军援清单,要求美国兑现。1985年9月,克劳最后一次呼吁马科斯改革菲军,配合美军在亚太的部署,他甚至警告,如果不进行改革,缺兵少将、腐败严重的菲军将不再是一支有效的武装力量了,但马科斯根本听不进去。日后,退役的克劳这样评价打过交道的那些亚太盟国:“如果这些国家是敌人,我们用100亿美元能打败它。如果(它们)是盟友,我们得用1000亿美元去保护它。”候涛 石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0-15
拼凑同盟 美国懊恼“队伍不好带”
苏联航天飞机的“铠甲”从何而来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2拼凑同盟
美国懊恼“队伍不好带”
2019-07-08 2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