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行街道户籍人口15万,辖区内多为几十年的老旧小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40%。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生活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的开辟,让80岁的老年人也可以健康优雅地生活。
上午9时,健身(健康)中心里有不少中老年人,先测一个血压,然后在跑步机上慢跑,再在律动沙发上体验血液循环加速。70岁的俞阿姨说,儿媳在二楼乐刻健身,看到一楼开了这家专为老年人健身提供服务的场所,便带俞阿姨过来了。
相比一楼的宁静舒缓,二楼的中青年健身区则动感十足,伴随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几个青年正在跑步机上快速奔跑。而在室外儿童健身区,孩子们正在欢乐地玩耍。“很多老年人因为要照顾孙辈无法外出,我们为此开辟了儿童健身区,让老年人可以带着孙子来健身。”负责运营这家健身中心的尚体健康科技公司市场部总监余晨洁说。
原来,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在设计时将2000多平方米的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由殷行街道提供场地并负责监管,乐刻运动提供专业健身教练、各类团操私教课程、智能系统等基础运维,尚体健康科技提供专业健身器材及运营服务。根据年轻人、老年人、青少年三代不同人群的精准定位,这里实现了“三代同堂齐锻炼”的愿景。采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市民在中心可以通过APP付费成为健身会员。中青年健身区全天卡每月收费199元,而白天公益时间段和专为老年健身者打造的乐活空间每月收费99元,日均仅3.3元。
这一管理运营模式,在杨浦区最早推出的全市首家24小时不打烊市民健身房“乐刻24小时健身房”时便已试水,收获了好评。位于隆昌路的杨浦市民健身中心,如今已经成了网红健身房。据店长李翔介绍,目前杨浦市民健身中心的乐刻健身一天接待近300人。12台跑步机一字排开,尤其是晚饭过后,根本没有空位。令李翔印象深刻的是,暑假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这里健身。
从两年前在杨浦体育中心成立的全市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市民健身房,到五角场街道第一家社区型“互联网+”市民健身房,再到殷行街道第一家精准服务全人群的社区市民健身中心,杨浦区在体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上走出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