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慎防中介搞猫腻
郑海阳
  今夏的房地产市场又热了起来,让不少阿姐们也动了买房或换房的念头。一直以来,买房对于上海阿姐们都是件大事,但任是以精明著称的上海阿姐,碰到房地产中介也要头昏。要入市的阿姐们,还是要提前来知晓一下房产中介容易在哪些环节搞猫腻。

  垄断信息渠道

  对于要买房的阿姐们,中介总是喜欢说“这一片的房源我都熟悉,您只要找我一个人就可以了”,“我们是有品牌的,房源多,千万不要去找那些没有品牌的小中介”。阿姐们想想就知道,怎么可能一个业务员、一个门店就能够掌握所有的房源呢?还是要货找多家才是。

  对于要卖房的阿姐,中介则会千方百计让你把房子独家委托给他们,这样阿姐们就没有办法了解房子真正的市场行情。一旦签了独家,中介会以各种手段降低阿姐们的期望值,来达到尽快出手的目的;要么就会吃差价:要求阿姐,如果以更高价卖出,得把多卖的50%给他们。

  制造紧张气氛

  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成为房地产中介们炒作的理由,经济好时赚钱多为什么不买房?经济不好手里有房才安心;人民币升值?以后房子更值钱;人民币贬值?以后买房要多花钱;利率上涨?月供高了房价当然会涨;利率下跌?月供少了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不少人去年年底就被中介制造的紧张气氛赶进了房市:因为2019年3月,是上海2016年外地人购房资格新政“社保两年变五年”3周年。不少中介就拿这说事,说3年前被压抑的需求今年会一下子爆发,到时房价一定会大涨。结果现在来看,现在成交量虽然上去了,但是价格的波动却并不大。

  价格欺上瞒下

  买过房的阿姐们都会发现,越是大的中介,保密工作做得越好,不到签完了合同,是绝对不会让上下家见面的。尤其是谈价格时,都是上家(房东)在一个洽谈室,下家(买家)在另一个洽谈室,中介就像走马灯一样,在两个房间之间来回传话。而这其中猫腻不少:

  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房产中介开始向上家收费,有的甚至上家收1%,下家收2%。而上家往往不愿意付,这时房产中介就开始忽悠上家:我帮你谈到多少,多出的部分你得当中介费付给我;对下家说:上家咬死这个价,本来你要付2%的中介费的,为了帮你成交,我中介费给你便宜1%。最后上下家一碰头,上家会发现,下家以为自己咬死了高价,但到自己实际手却没有那么多;下家会发现,上家的中介费还是自己付的,2%一分钱没少。

  税费稀里糊涂

  由于上海现在买房税费往往都是由下家承担,如果是非普通住宅又非唯一住房的话,单增值率就超过了5%,而如果房产是继承或赠予,则更要缴高达20%的个人所得税。

  但有许多房产中介在给上海阿姐们算购房费用时,对于房产的真实情况却并未了解清楚,往往只按一般的情况来计算。这样一样,万一房产中有部分是继承或赠予,就会导致税费成倍增长,而到此时,阿姐们往往已经交了首付、申请完贷款,想要再反悔就来不及了;如果碰到心存不良的房东,更是有得扯皮。  郑海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教育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广告
环球工作 环球旅游
三五万元都撑不起一个暑假? 不如来份熊孩子保险保安宁!
慎防中介搞猫腻
新民晚报新民财经/家庭理财A19慎防中介搞猫腻 2019-07-27 2 2019年07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