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2019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飞虫“前赴后继”奔病房
院方:已采取灭蚊消毒措施 老人可安心养病
房浩 霍笑颜
  医院病房,本该是最讲究干净卫生的地方,可近日,市民陈先生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92岁高龄的父亲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住院,病房内不但设施破旧环境堪忧,晚上还有飞虫“大军”入侵,将父亲折腾得够呛,就连陪护的家人也为了“灭虫”身心俱疲。

  陈先生介绍,他父亲上周初因肺部感染,住进了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的呼吸科病房。上周日中午,他前往医院看望父亲。一进病房,眼前的景象却令他目瞪口呆:四周墙壁因涂料大面积脱落,已凹凸不平,俨然成了“大花脸”,尤其是空调出风口附近的墙面,严重发霉,一片漆黑。

  走到父亲床前,陈先生更是吓了一跳,只见白色的床单、被子和枕头上,布满了被拍死的小黑虫,粗略一数,足有三四十只。“这已经算少的了,昨天晚上那才叫真的吓人!”陈先生的姐姐回忆道,自从父亲入院后,一到晚上,房间亮灯,便不知从何处窜出成群的小黑虫,在空中飞舞一阵后,纷纷落到父亲的床单、被子和枕头上,她的任务也从陪护变成了“灭虫”。可拍完一波很快又来一片,飞虫“前赴后继”,令人不胜其烦。“父亲因为呼吸不畅,平时都张着嘴,有些虫子趁虚而入,父亲使劲咳嗽,才吐出来!”

  上周六晚,虫子越聚越多,姐姐实在吃不消,叫来护士帮忙,护士看了也直摇头,连忙换上新的床单和被套,并建议病人戴口罩,防止飞虫“攻击”。“但父亲戴上口罩后,呼吸更困难,过了一会儿就嚷嚷着要摘掉。”无奈之下,姐姐只能找来四根输液杆,置于病床四角,将多余的被子分别挂在杆头,围成一个简易“蚊帐”,抵御飞虫。

  陈先生说,病房内共有四张床位,但奇怪的是,飞虫只围着靠窗的父亲打转。他推测,虫子可能从空调的出风口飞出,“患者住院,是来治病的,可这里虫比人多,还怎么休息,太离谱了!”看着病床上虚弱憔悴的父亲,陈先生心疼不已。

  记者随后联系了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住院楼已投用十多年,部分设施难免老化破损,院方已制定翻修方案,计划八月动工。关于房内飞虫,他表示会尽快调查核实。

  院方25日回复记者,确认病房内确有飞虫出没,但并非来自空调出风口。老人的床位靠近窗户,楼下有多棵大树,最近天热,容易滋生蚊虫,这些黑虫很可能是从窗外飞进来的。他们对老人受到的困扰深表歉意,将立即采取消毒措施,同时消灭院内绿化里的蚊虫,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就医环境。

  记者昨天再次致电陈先生,他高兴地说,医院前一天从内到外打扫、灭虫、杀菌,基本没有飞虫再来袭,90多岁的老父亲终于可以安心养病了。

  本报记者 房浩 志愿者 霍笑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教育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广告
沪郊优质水果推介会今明举行
小飞虫“前赴后继”奔病房
嚣张面包车被拖走
沪宁铁路今起试点电子客票
2019未来大会在杨浦开幕
物业毁绿擅改车位
1886公里:最远距离的医疗会诊
新民晚报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4小飞虫“前赴后继”奔病房 2019-07-27 2 2019年07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