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辐射范围
继5月为首批10家演艺新空间授牌后,市演协积极推进,不断培育“演艺新空间”进入演出市场。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黄浦区的积极配合。本次第二批获授牌的22家“演艺新空间”中,有16家空间来自黄浦区,进一步提亮“演艺大世界”。此外,有6家演艺新空间来自静安、徐汇、闵行等区,进一步扩大了“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试行的辐射范围。
“演艺新空间”是指大中型专业剧场之外,散布本市中心城区,适合举行特色演艺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其中,既有博物馆、艺术中心、实体书店、文创园区,也有商场、办公楼、酒店、餐厅、茶馆等。这些演区在公共空间一隅,座位不低于80座,演出可以因地制宜地按照时节、环境、氛围调整。
书展刚刚落幕,就有几家实体书店把演出引入了阅读空间,让书店也拥有小舞台。读者书店与如宇文化艺术工作室签了50场演出。大隐精舍则把十分活跃的民间相声团体田耘社,纳入日常节目单,实体书店也会传出朗朗笑声。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有一批“美术馆电影”——由视觉艺术家拍摄的只求视觉美学高度而未必注重情节叙事的影片。在海外,美术馆、博物馆也会举行注重与观众互动的戏剧活动。此番,上海的美术馆、艺术中心也接轨国际,拓展演艺空间。例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可以在逾4千平方米的空间里设立2100个座位,“变身”演区。3600平方米的拉法耶艺术中心可以根据演出需求不设一座,或设置逾千个座位。
推进文旅融合
以和平饭店为代表的一批酒店也成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率先实践“演艺新空间”的文娱场所。和平饭店一楼茉莉花酒廊等空间,将力推驰名中外的爵士乐演出,下午也会有民乐演奏音乐会……虹桥康得斯酒店也举手成为“演艺新空间”,欢迎市民走进大堂酒廊、12楼酒吧欣赏“环境戏剧”。
至于原本就在“文商结合”方面尝试多时的“商场里的文化演艺活动”,此番也新增不少场地和内容。香港广场历来热衷举办文化活动,此次香港名都、凯德晶萃广场、益丰外滩源商场、世茂广场、阿拉城等都拿出10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的黄金地块,作为举行演出活动的尝试。文创园区也更是把原先挣租金的思路,增加一条为赚票房。创邑SPACE老码头、BFC文创里、101演艺新空间等一批也将进驻各类各具特色的演艺活动。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表示,“演艺新空间”的打造是为了丰富“演艺大世界”的内容,使得上海夜间文娱生活不仅有前往大剧院的艺术赏析,也有在餐饮之余,无论是三五知己、职场同仁、亲友聚会还是海内外宾朋都能各取所需的文娱休闲。这里的都市话剧、乐队歌舞、地方戏曲等注重互动的中小型节目,作为专业剧场的补充,错层满足来到上海这个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每个人,也是提升营商环境的创意之举。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