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声 演剧“唤起沉沉睡狮”
中国的话剧诞生于1907年,但是演出地点是在日本,那一年,李叔同在日本组织留学生文艺团体春柳社在东京先后演出了《茶花女》片段和《黑奴吁天录》。
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值得上海骄傲的照片,譬如兰心大戏院是中国本土出现的第一个话剧演出的正规场所(图3)。再比如,1907年,与春柳社前后脚成立的剧社——春阳社就在上海的徐汇区。春阳社成立前,创办者王钟声在上海刊登广告,创办新剧学校——通鉴学校,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睡狮”。
张瑞芳 垫高鼻梁演外国人
展览中,你可以看到24岁的曹禺,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他在《财狂》(又译《守财奴》)中主演守财奴韩伯康,他也演过自己的名著《雷雨》中的周朴园。甚至还有曹禺和张瑞芳合演的《安魂曲》剧照,照片里,曹禺和张瑞芳都垫高了鼻梁,戴着鬈发(图2)。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四位著名女演员秦怡、白杨、张瑞芳、舒绣文,合称话剧“四大名旦”,通过展览里的一系列珍贵的照片,都可以领略到这些真正“老戏骨”年轻时的风采。
李默然 每天早上喷水练气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话剧事业遍地开花,各个省市都各自成立自己的话剧院团。
北京人艺当年的《龙须沟》里有张剧照也摆放在这次展览中,照片中的男主角正是大名鼎鼎的于是之。据说,为了这一版龙须沟,演员全部要下生活做采访笔记,每个人都要将笔记上交,互相学习,这些笔记现在都存放在北京人艺的展览馆里。
李默然年轻时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了一出保加利亚的戏剧《第一次打击》(图1),当时照片上的他目光炯炯仪表堂堂。为了练好气息,李默然每天早上都会坚持端着一搪瓷缸的水,含一口和别人比赛,看谁喷得远,这也算是他练习气息的独门秘方了。
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主办,上海指南针艺术策划有限公司、上剧场、美罗城Space承办,展出地点美罗城,展出从8月23日起至9月4日结束。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