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事情,应该由专业的人来做,谁来做,怎么做,不容外人置喙。这是常识。
比如,大学校长、医院院长、飞机机长,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学生、家长、病人、乘客等等,并无人跳出来说,某某人要下课。
只有一个行业例外,那就是体育。体育迷,特别是球迷,就常常会理直气壮地高呼“某某下课”,而这样的呼声,进而会形成舆论,不止是让被喊下课的人乱了阵脚,甚至连主管部门也会备感压力。最近被喊下课的,是李楠。
在世界杯赛场上,“李楠下课”的呼声震耳欲聋,前两天,还有媒体说李楠辞职了,随后,篮协又出来辟谣说消息不属实。
让人意外的是,男篮的难兄男足,昨天真的有人下课了,那就是国奥主帅希丁克。
希老爷子,是世界名帅,率韩国打进世界杯四强的老本,够他吃一辈子了。但是,一向以严格、敬业面目示人的他,在担任国奥主帅以后,却相当不敬业,常常回国,极少露面,或许是力不从心了吧,不是说他连走路也困难吗?请他下课,无话可说。
体育,是要用成绩说话的。成绩好,享受万千宠爱,成绩差,被球迷喊“下课”,中外皆然,没什么奇怪的。再牛的教练,也总有一天会离开,袁伟民、弗格森,都一样。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在帅位上创造的辉煌。
比起“下课”来,更应该关注的,是“上课”。比如李楠和希丁克,李楠成为男篮主帅,经过了红篮两队的比试,从姚明到篮协,是慎重的、公开的、透明的。现在成绩不理想,即使换帅,也无可厚非。而请膝伤严重、年迈体虚的希丁克来带国奥队,是不是有点迷信他的名气,调研不够呢?
让人下课,太容易了。选对那个来上课的人,才是根本。这是我理解的上下课的学问。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