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的一天,路遥引我见李若冰先生。先生在丈八沟宾馆开会,是他的夫人、贺抒玉女士开了门,招呼路遥和我坐下,并嘱等候。
今天早晨,侧闻贺抒玉女士故去的噩耗,我一边震惊,一边难过,也不禁想到初识这个老人及其关于她的印象。
贺抒玉女士出生于陕西米脂,年轻时候不仅美丽,而且极潮,遂能又念书,又革命。
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编辑,也写作小说和散文。是她和张问彬发现了路遥,又是她和王丕祥调动路遥至陕西省作家协会工作。
路遥引我见李若冰先生,是想让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个有利写作的单位。刘路老师向路遥推荐了我,他们是感情至深的朋友。
我终于入职陕西人民出版社,并可以有事请教李若冰先生。每至李宅,便能看到贺抒玉女士。我是晩辈,总是呼她阿姨。阿姨言行热情,举止雍容,完全是大家的气度。革命的性格内敛了,而文化的风雅则挥洒于举手投足之间。显然她还是一个尊贵的贤妻和良母,不过她始终关注陕西文学界,对有影响的作品无不自具判断。她也评价我的散文,并鼓励我。由于这种缘起,我和他们的儿子李珩和李勇也交往至今,实为三生有幸。
贺抒玉女士仙逝,我颇为伤心。这也因为世界上又走了一个好人,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好人。我得赶紧培养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努力成为好人,以平衡好人的份额,否则怎么生存。
秋雨潇潇,一滴一线,都潜润在窗外的树木里了。秋雨有归,我忧何归?
2019年9月12日,窄门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