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打了一份工。让老了的生活,不至于过分沉闷、慵懒、松散、颓废。同时,体现被选择和被使用的价值。小同事玩笑说,你就是个“老财迷”。这一点,我承认。
一天,遇到以前的同事加女友,问我过得怎么样,我说在打工,非常努力地干,有小2000的进项。她告诉,跟我一样,除了退休金,也有另外的收入,一套门面房在出租,每月也2000。
回家跟老公玩笑说,你老婆我,就是一套移动的房。
其实,价值换算,过于简单,为什么不想想,如何把自己,自己的心房,打造成丰富而秀丽的居室?不一定豪华,但要温暖舒适,不一定富丽,但要清新优雅,不一定硕大宽阔,但要坚固结实。
这房里,首先有自己。这个自己,并不漂亮,还缺少温柔,已不年轻,但拼搏柔韧。经常被各种烦恼纠缠,但却总能从无数的日子里咂巴滋味、琢磨参悟、感受快乐。这房子里,有父母爱人和孩子,有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精神的喜乐忧思幸与虑。这房子,不仅有眼前的苟且与现实,更有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尽管诗与远方是那么奢侈,但寄居期间也能偶尔登高远眺,给生活以信心和期盼。
这房子,前面是草地,碧蓝的天空下,花引蝴蝶娉婷飞。伴着清晨的阳光,开门纳客迎新日,出门奋斗为家欣。房间内,俗常的日子里,恩爱宽容相互支撑,尊老爱幼讲和谐,妻贤夫憨孩子乖,兄弟姐妹相扶助,父母长寿护孩孙。亲人的温暖融化世间一切苦辛,彼此的珍重让受伤的心灵也有安慰。
这个房间里,必有一间小小的书房,那是劳累一天,安放和化解疲惫之所。毕竟,人除了金钱和物质,精神同样需要关照。这是私密的后花园,开张窗,安榻听雨,翻开书页,馨香扑鼻,心灵得以安妥。沉醉文字,思绪飞扬,感慨,这房,不仅遮风避雨,更能神游四海,于是,对这房子的爱便油然而生。坚强和笃定,仿佛房之柱梁,学习奋斗,仿佛房之立柱,开放和包容,仿佛房之舷窗。
神游遐想中,提醒上班的闹钟响了。
55岁的老李,跃然而起出门去。自己这套房,装了滑轮,还是能游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