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节期间黄浦江以东的唯一剧场演出平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每年都会精心筹划,向广大市民奉献丰富多彩的国内外一流艺术经典。今年,英国BBC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小提琴家帕尔曼、杨丽萍编导《十面埋伏》、艾夫曼芭蕾舞团、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德国托尔策童声合唱团、国家话剧院等近20场参演节目集中亮相。
“听交响、到东方”是东艺的核心品牌,“世界十大交响之一”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11月9日将第四次登台东艺,并在本届艺术节中奏响贝多芬和马勒交响篇章的最强音。同时引进了从未到访过上海的英国BBC爱乐乐团。BBC爱乐原打算携布里顿、埃尔加等多位英国作曲家作品和俄罗斯、芬兰曲目献演两场音乐会,东艺则认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是体现艺术节国际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并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向乐团极力推荐四位中国作曲家杨立青、何训田、叶国辉和尹明五的交响作品。最终以乐团增加乐队编制、作曲家为最佳演出效果修改乐谱、乐谱德国版权商越洋为乐团传谱、落实解决演出中国作品所需稀有乐器等诸多努力,促成了一场“中外并举”的中西音乐对话。
每一台重要演出的背后,往往充满了曲折的谈判、寻求解决困难的智慧和坚持不懈努力的过程。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闭幕演出,国际顶尖的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携现场伴奏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近200人的豪华阵容浩荡来沪。但这次我们没有选择诞生于该院的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名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而是确定首演于1877年、比《天鹅湖》历史更悠久却首次来华的恢弘巨作《舞姬》,连演三天。对演出要求极高的舞团甚至把该团演出时的专用地板也从俄罗斯空运到沪。高额成本已经让人“生畏”,东艺歌剧厅每场不足900张可售演出票,每个座位分摊的成本高达1444元,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我们本着为艺术节奉献一台精彩的闭幕演出,还是毫不犹豫地签下合约,并在演出前半年争取到了赞助,从而明显地降低了票价。如今,三场演出票也已售罄。
在确定马林斯基《舞姬》的同时,俄罗斯另一支闻名世界的艾夫曼芭蕾舞团也表达了登台东艺献演三场《安娜·卡列尼娜》的意愿,演出时间和《舞姬》紧挨在一起。同时运作,压力倍增。但两大顶级舞团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同时呈现,观众仅用两个晚上即可尽享俄罗斯芭蕾前世今生的辉煌和魅力,实在难得。我们期待,今年的艺术节将在世界最高水平的两支舞团争奇斗艳的高潮中画上圆满句号。
十日谈
艺术节前世今生
临演出主演出了状况,救场如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