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
要不要给奖励?
本职工作跟教育沾边的张女士正在被这道选择题困扰。在本周花旗中国和百特教育一起举办的少儿财商培训课上,她向讲课的林夕媛老师提问说,孩子会不会就此认为,帮别人做事了就要拿报酬?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他最近迷上了劳动,在家里帮大人做这做那。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跟儿子提议,双休日你帮家里扫地拖地板,每次奖励1元钱。实施以后,家长又担心了,以后叫孩子做家务,他会不会也提出要报酬?
张女士还有一个疑惑。以前儿子每年的压岁钱都是自己“没收”掌控的,现在小不点对金钱有意识了,跟妈妈说,“这钱是给我的,我可以自己花。”“压岁钱妈妈先给你存着,给利息。”她目前这样回复儿子,以后该怎么做呢?
要不要用奖励钱的方式鼓励孩子做家务,并没有标准答案。一起上课的家长认为,是否给报酬不用分对错,合适就好。林老师的意见是:像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这类基础行为不应给钱,鼓励孩子做技能型的家务给不给奖励都行。让孩子知道,以后劳动能换来工资,但是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有时候孩子要求爸爸妈妈别去上班,多陪自己,大人正好能跟孩子解释灌输“劳动能换来报酬”的朴素道理。
花钱
不知轻重怎么办?
读初中的小朱同学暑期报了辅导班,楼下正好有个食品城。她平时不怎么爱花钱,甚至有点小吝啬,爸爸放心地把午饭等费用全交给她自行安排。没想到开学两三天后,她回来说请客父母喝买一送一的饮料,星巴克的饮料好喝,在服务员姐姐的推销下,自己花98元办了张星巴克的会员卡。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赶紧追问她这几天午饭到底吃啥?她报账说,订了全家的金枪鱼饭团,两个只要6.6元。吃饭团营养怎么够?喝饮料花大头,正餐却吃得马虎,父母觉得问题很严重。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专心把书读好就行,人还小不用操心钱从哪里来、怎么花的事情。也有的家长觉得,从小培养财商很重要,智商70%靠遗传,财商100%由后天习得。理财专家建议,适度放手让孩子安排怎样花钱,懂得管理好自己的钱,是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有的父母为孩子“乱花钱”的行为着急,认为没有按照大人的思路来。其实把钱花在培养情趣的地方有何不可?孩子懂情趣,该高兴才是。
怎样才能
不当“月光族”?
财商与职业规划紧密相连。如果能在踏入社会前懂得管理规划好自己的钱,那他对人生和职业也能有很好的规划,少走弯路。不会因为发现不喜欢已选专业,为转行付出很大成本,也不会一毕业就成为“月光族”。
林老师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小朋友很喜欢标价为20元的彩虹卷笔刀。爸爸不肯买,说普通的才2元钱,“要买用自己的零用钱”。小朋友每天有2元零花钱,从此不再买糖和画片,立志攒钱近两周,终于把卷笔刀欢天喜地捧回家,天天用。还有一位酷爱车模,家里有很多,看到仍吵着要买。家长得到的建议是,和孩子找一片大空地,摆开盘点家里的车模,了解自己已经拥有了多少。
“家长不用害怕或担心孩子对喜欢的事物着迷,”林老师认为,“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感兴趣,他能发挥80%-90%的潜能,不让干还停不下来。对不喜欢的,只能发挥30%不到的潜能。”良好的爱好比考试多拿几分,从长远看更有价值。
首席记者 谈璎
欢迎读者扫描左上角二维码下载新民邻声APP,进入话题版块对本文进行评论互动,部分优秀点评将刊登于明日本版。